“至于第十胜吧,他们假借论道,行这鸡鸣狗盗之流,若如此做得日后再与人谈判。
“恐怕再没那么容易,忽必烈这人高瞻远瞩,和反者道之动也,我想这一层他也会考虑到的!”
郭靖黄蓉听完杨过话语,异口同声惊叹道:
“好一个十胜论!”
杨过嘴角微微一勾。
“用我再说他们的十败论吗?“
两人又一起摇了摇头,毕竟二人熟读武穆遗书多年,反着推也能推出对方十个败点。
其实第十一胜,杨过只是抬头,看了看天没有说出来。
很快论道之日,转瞬而来。
襄阳城外,因为此次论道,简易筑起了两个高台。
两个高台隔着十丈之远,或许也是为防杨过突然出手。
由于这次论战,蒙古那边为了振兴士气,几乎将能带的兵马全部带来。
而襄阳城这边杨过有意渲染氛围,这段时间也是大肆宣传此事。
此刻襄阳城下蒙古士兵乌泱泱的都往前凑,要看看是怎么回事,根据忽必烈这段时间的诱导,他们有些人也开始相信杨过不是所谓的神明。
只不过是个装腔作势,有些把戏的江湖人士罢了。
当然还有一大部分人依旧认为杨过是个神明一般的人物。
而襄阳城这边由于杨过这段时间经常进出伤兵营,经常两点一线的活动,很多百姓听闻了杨过很多传说,但是未见其人。
此刻也是带着好奇,看看传说中把蒙古狗贼打的急急败退的杨大侠是个什么人物?
蒙古那方有三人,慢慢走向高台。
金轮国师带头走在最前面,左右分别是八思巴和那青衫少女。
金轮国师到底是蒙古多年的国师,身着蒙古皮草僧衣,雍容华贵、佛像庄严的气质,不光很多蒙古人看过金轮国师,心里都心安了几分,好似驱散了几分他们对杨过的恐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连襄阳城楼上往下看的不少百姓。都觉得金轮国师如同一个非凡的高僧一般,心想这次杨过论道不易。
这是杨过在一群武林人士的簇拥中,准确来说是在五绝的簇拥中。
只见杨过,洪七公,一灯大师,在他左手边而行,右手边黄药师,欧阳锋同步而行。
屁股后面还跟着个周伯通,几人帮他在人群中,开出一条道来,走上城楼。
而不少襄阳城里的大姑娘老太太看见杨过容颜,内心如同融化一般,大声嚎叫。
不少男人看见杨过容颜,也觉得英武不凡,威仪堂堂,有几个念过书的甚至感叹天人之姿、龙凤之表。
此刻的郭靖早已在城楼上等他。
“过儿,你来了!”
“郭伯伯,你的铁胎弓在吗?”
郭靖伸手从旁边,随手一拿,拿出了自己身边的铁胎弓。
“郭伯伯连珠箭可还熟练!”
郭靖虽然不明白杨过想做什么,但还是如实回答。
“不曾忘记!”
杨过伸手一直指向高台之下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