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纠准备好凉菜,腌制上,方便入味儿,随即就开始烙馍了,别看馍饼其实很简单,但是关键是羊肉泡馍的馍饼需要掰到黄豆到蚕豆大小,还要煮在羊汤中,这样一来,馍饼的好坏就能直观的看到了,吃羊肉泡馍最尴尬的事情,莫过于你想吃羊肉泡馍,结果泡馍变成了羊汤糊糊,馍饼被羊汤一泡,要通透进味儿,却不能烂掉,这也是个技术活儿。
吴纠弄了九成的死面,一成发面揉在一起,完全死面会影响馍饼吃汤,馍饼要是夹不住汤,吃起来没滋味儿,干巴巴,另外九成死面是为了让馍饼结实,不容易烂掉。
很快吴纠就揉好了面,看了看时辰,竟然已经要黄昏了,便立刻把馍饼下锅烙一下,随即拿出来。
吴纠刚弄好了这些,子清就来说:&ldo;王上,齐公回来了。&rdo;
吴纠一听,赶紧将热腾腾的馍饼放在大碗里,然后端着馍饼过去,吃羊肉泡馍第一步就是掰馍,这可是吃羊肉泡馍的最大乐趣之一。
吴纠端着大碗进了小寝宫,齐侯从外面回来,正在换衣裳,他脱下来的衣裳上有些血迹,带着一股子腥味儿,连忙团在一起,让旁边的寺人收拾出去,笑着说:&ldo;二哥,你来了。&rdo;
吴纠挑了挑眉,看着齐侯做贼一样让寺人把带血的衣裳拿走,当然不是齐侯受伤了,估计齐侯是去严刑逼供了,而且还相当棘手。
吴纠笑着说:&ldo;不是兵不血刃么?&rdo;
齐侯说:&ldo;二哥,你别打趣孤啊,二哥的青方那么宝贵,孤哪能次次都用青方呢。&rdo;
吴纠将大碗放在案子上,笑着说:&ldo;那你审讯的如何了?&rdo;
齐侯拍了一下自己胸口,笑着说:&ldo;孤出马,还有不行的事情么?&rdo;
他说着,迫不及待的跑过来,往碗里看了看,还想着他的羊肉泡馍呢,结果低头一看,傻了眼,怎么只有一个大馍馍?
按理来说,羊肉泡馍这四个字,大体能了解这道菜的模样,肯定要有羊肉啊,怎么只有一只大白馍?
齐侯惊讶的说:&ldo;二哥,羊肉呢?&rdo;
吴纠见他这么馋,无奈的笑了笑,说:&ldo;着什么急?先说说你审讯的结果。&rdo;
齐侯只好坐下来,规规矩矩的说:&ldo;二哥,你定然想不到那使臣是哪个国家派来的细作。&rdo;
吴纠说:&ldo;到底是哪个国家派来的?&rdo;
齐侯神秘一笑,说:&ldo;跟二哥直说罢,竟然是庸国。&rdo;
&ldo;庸国?&rdo;
吴纠对与庸国,一点儿也不陌生,之前吴纠登基没多久,前天子胡齐让鲁公联合了庸国人,夹击楚国,后来事情失败了,胡齐想要和谈,被吴纠邀请去&ldo;游湖&rdo;,从此一去不复返。
这样一来,楚国和庸国其实是结怨的,不过后来庸国态度良好,再加上新天子的事情,吸引了吴纠的重点,因此庸国的事情也就暂时放下了,没想到这次庸国竟然主动招惹他们。
庸国在这个时候招惹势力越发强大的楚国,其实是有原因的。
庸国就在楚国附近,两个国家在楚国的西北端接壤,这样一来,楚国其实是庸国的威胁。
眼看楚国越来越强大,手已经伸到了中原,和周王结成了盟国关系,而且还帮助周国人打击了北面的赤狄人,一时声名大振,这样一来,庸国看得出来,楚国只会越来越强大,最近都没有可能走下坡路。
而庸国就在楚国旁边,倍感压力,再加上庸国国君觉得自己之前没有站好队,得罪过楚国,楚国若是强大起来,绝对想要并吞周边的国家,那就会从庸国下手。
因此庸国国君就想到了这么一个先发制人的办法。
趁着这次斗伯比摆寿宴,用郧国打掩护,来浑水摸鱼,庸国人知道,斗伯比可是楚国的半边天,若是斗伯比没了,斗家定然倒了,因此从斗伯比下手最好。
正好长郧姬想要见斗伯比,说明郧国夫人的事情,郧国使臣就买通了长郧姬身边的寺人,那寺人是濮族人,楚国南面的濮族人,很大一部分是听令于庸国的,相当于一种附属关系,因此郧国使臣想要指使那个寺人,易如反掌。
寺人行刺了斗伯比,不过没有成功,只是让斗家陷入了混乱的境地,郧国使臣自然不肯善罢甘休,于是想要杀掉长郧姬,这样一来,斗家和郧国就可以掐起来,长郧姬死在楚国的驿馆里,还是被软禁的时候毒死,郧国也可以质问楚国,楚国便会外忧内患。
郧国使臣想得十分好,哪知道又得到了意外的惊喜,蒍吕臣正好去见了长郧姬,也同样中了毒,郧国使臣就将计就计,立刻散播谣言,重伤斗家家主斗祁,这样一来,斗家就乱成了一团浆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