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崛起速度如此之快,其他国家能不害怕么?如今楚国人不嫌事儿多,&ldo;抛砖引玉&rdo;,各个诸侯若是不趁机按压齐国,那也不是诸侯了。
因此楚国人的心思,其实很简单,就是想要用吴纠的身份,造成周朝的骚乱,他们深刻的明白,如今楚国大败,而且占线拉的很长,非常损伤国力,必须要休养生息才能恢复,再加上已经被灭掉的申国和邓国又开始死灰复燃的反抗,楚国人也无瑕分心。
这个时候洛师还传来了消息,天子齐聚各个国家的诸侯,商议攻打楚国的事情,楚王熊赀再霸气,难免也要害怕了,若是诸侯国真的不惧惨厉损失,轮番上阵,这车轮战打起来,楚国就算站着地势优势,不会灭国,也可能被周朝瓜分殆尽,成为一个名存实亡的小国家。
因着这些,楚国人是害怕了,所以想出这么一个釜底抽薪的笨办法,这个办法真的太笨了,谁都知道,吴纠若真是位高权重的jian细,怎么可能就这么暴露出来,楚国人被周朝叫做南蛮子南蛮子,但也并非是真的野蛮人。
楚王熊赀就是算准了,周王多疑,诸侯嫉妒,君臣猜忌,这些都是连太平盛世也不可避免的事情,更别说如今纷乱的时代了。
楚王还是聪明的,他派了一个死士过来,没有任何本钱,只用一句话,就开始了离间的戏码。
吴纠端端坐着,扫了一眼周围人的反应,顿时心里也就清楚了,虽然楚王熊赀这个办法十分简单,而且简陋,但是效果十分不错,因为他抓准了人性的多疑和猜忌,最重要的还有诸侯之间的嫉妒和争夺,信不信都无所谓,态度才是最重要的。
而如今诸侯表达出来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
那楚国人不惧怕齐侯的冷嘲热讽,而是说:&ldo;我王也是一番好意,免得你们蒙在鼓中,如今我的话说完了,而且句句属实,信不信由你们,改日你们整个周朝,恐怕就是我幼王子掌控了!&rdo;
那楚国人说着,还&ldo;哈哈哈哈&rdo;的狂笑起来。
齐侯&ldo;嘭!!&rdo;的一拍桌案,冷声说:&ldo;楚国人当真歹毒,知道天子召开大会,是为了声讨你们楚国,便想出这样的离间之计,也真是大丈夫所为!来人!给孤把他押下去……剁成肉泥!&rdo;
他的话说完,天子还没有表态,但是真的有虎贲军冲上殿来,抓住了那楚国人。
吴纠皱了皱眉,看向周天子,果然天子胡齐的脸色不好,毕竟齐侯只是一个侯爵,而他发号施令的时候,天子的虎贲军竟然冲了进来,这不是盖过了天子的威仪么?
齐侯正在愤怒,因此没有注意这些,吴纠看胡齐的表情,就知道胡齐不太高兴,但是也不好反驳齐侯。
虎贲军冲进来,抓住那楚国人,那楚国人却不躲闪,反而&ldo;哈哈哈&rdo;继续大笑,随即疯狂的大喊:&ldo;周国气数已尽!你们的士大夫全是我楚国人!我王英明!&rdo;
他说着,嗓子里突然一卡,竟然&ldo;咳!&rdo;的发出一声,随即口吐鲜血,猛地倒在地上开始扭曲,不停的颤抖,最后吐了两口血,一下就死了。
众人面面相觑,原来这楚国人竟然提前服了毒,明摆着是个死士,根本没想要离开。
齐侯看着地上的死士,眼神相当阴霾,天子胡齐这才说:&ldo;拉出去,快拉出去。&rdo;
虎贲军们赶紧将那死士的尸体拉出殿外,不过殿上还拖出了长长的血迹,血腥味很浓重,混合着美味佳肴的味道,实在让人食欲全无,一个个脸上都变色了。
齐侯这才重新坐下来,他侧头看到吴纠,吴纠一直坐着没有动,脸色也很冷淡,一句话都没有说,齐侯担心吴纠,毕竟吴纠是个心思细的人,在他和吴纠正式交往之前,吴纠并不喜欢表达自己的内心,什么事儿都云淡风轻的,其实却是个心思很脆人,容易受伤的人。
齐侯伸手过去,在案子下面,偷偷拍了拍吴纠的手背,似乎是安抚一样,吴纠侧头看了一眼齐侯。
齐侯低声说:&ldo;二哥,没事罢?&rdo;
吴纠摇了摇头。
那死士被拖走之后,方才气氛很高昂的宴席,突然就有些冷场,胡齐连忙咳嗽了两声,这个时候鲁公装作一脸关心的模样,连忙说:&ldo;天子感染了风寒,不宜饮酒,还是早些回去休息罢,同看……今日的宴席不如就先到这里?改日议论完讨伐楚国的大事儿,再举行庆功宴席,天子以为如何?&rdo;
鲁同这么一说,无疑是给胡齐下台阶,天子胡齐赶紧说:&ldo;鲁公说的正是,寡人身子的确不太舒服,各位今日也先散了罢。&rdo;
什么身体不适,其实都是假的,楚国人所说的话,就像一根刺一样,横在众人心上,是扎的他们不舒服。
天子胡齐虽然也觉得,齐侯说的很对,若是位高权重的细作,楚国人自己抖落出来,也是够愚蠢的行径,明明应该放长线钓大鱼,但是胡齐也忌惮齐国的强盛。
胡齐作为天子,土地面积没有齐国大,人口没有齐国多,国力没有齐国强盛,还要看齐国的脸面,巴结齐国以求自保,天子心里多熬得慌,如今来了一个给他整治齐国的机会,胡齐还要谢谢楚王呢。
虽然胡齐也清楚,楚国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但是胡齐心中也要考虑了,楚国在南面,是南蛮子,那边的土地十分贫瘠,大面积的土地寸糙不生,只能演兵,哪有自己这中土富饶,多年来周国和楚国都是分庭抗礼的,胡齐也是习惯了,当务之急还是应该解决齐国,毕竟齐国是周朝的内部封国,离洛师比楚国近得多,在加上临海、产盐,又是农业大国,的确让胡齐不安生啊。
胡齐想要趁机扳倒齐侯,因此装作不舒服,很快就走了。
胡齐一走,诸侯们也就纷纷散了,很快一场庆功宴,竟然不欢而散,明明楚国人只是空口白牙的说了一句话,竟然收效如此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