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牢记姑姑的教诲,心中一遍遍的提醒自己,不可得意忘形。
“以后不必自称奴婢。”
奴婢,那是宫女太监的自称,如今胡善祥的身份不一样了,算是太子妃许可的“秀女”,还是“半内定”的,只待走完流程,就是皇宫的主人了,已经够资格自称“妾”或“妾身”了。
一个自称的变化,地位上天差地别。
办完了这两桩事,李煜留下胡善祥在老娘身边学习,自己回了小院。
打发走伺候的宫人,李煜取来纸笔,开始奋笔疾书。
李煜所写的,正是临来此世界前,根据自己查阅的一些资料,参考的一些论文,汇总起来的一篇关于建文新政的奏本。
不过,奏本中,建文新政中一些好的方面,统统用春秋笔法一笔带过,重点放在建文新政的缺陷上,以及建文皇帝如何刻薄寡恩,苛待亲族,如何违背祖制,施暴行于天下等方面。
光说坏话还不行,李煜在奏本中还列举了各种数据作对比,使得奏本看上去可信度相当高。
奏本最后,李煜还站在太祖爷的角度,深刻分析了太祖爷若是泉下有知,知道朱允炆即位后是如此“倒行逆施”,会有如何反应。
总而言之,其中心思想便是,靖难之役,算不上是造反,是拨乱反正,是挽朱明天下于即倒,解天下万民于倒悬!
这是要上呈给老爷子看的,李煜打算用这个缓解一下老爷子的心病。
老爷子起兵干掉了朱允炆,年纪越大,心中越是愧疚,时常梦到太祖爷提着刀砍自己。
老爷子倒不是自觉愧对朱允炆,笑话,当年都被朱允炆逼到装疯卖傻,跑猪圈里吃猪食了,他会对朱允炆有内疚?他自觉对不起的是太祖爷,更是懿文太子!
一个是亲爹,一个是从小把他带大,亦父亦兄的大哥!
当然,内疚归内疚,老爷子下手可一点都不软,懿文太子一脉,朱允熥和朱允熞,以及朱允炆的儿子朱文圭,被关在凤阳高墙内,老五瓯宁王朱允熙为父守陵,前些年府邸发生火灾,被活活烧死。
一个郡王,府邸着火都逃不出来?这里面若说老爷子没动手脚,李煜第一个不信!
干了这么多对不起大哥的事儿,老爷子能不亏心做恶梦?
可没办法,李煜是燕王一脉,是既得利益者,当然要帮着老爷子说话。
这份奏本呈上去,想必老爷子内心的愧疚能缓解一些吧?
傍晚,李煜刚写完奏本,封装好,小鼻涕差人过来传言,金荣的两个干儿子被活活杖毙;紧接着,胡尚仪的请罪表送了过来,胡尚仪是个懂规矩的,利用太孙完成自己的小心思,自认犯了忌讳,已经去宫正司自领了十记廷杖,据说打的皮开肉绽,丢了半条命。
“秋实,去告诉胡善祥,让她去库里挑一些滋补品送去尚仪局,并告诉胡尚仪,这是太孙赏下的,下不为例。”
胡尚仪利用自己,李煜心中确实有些不舒服,但念在她是胡善祥的养母,又是老娘身边的大总管,多年来兢兢业业,李煜本不欲和她计较,没想到胡尚仪如此识趣,倒是难得。
翌日上午。
一大早,李煜带着马三马四去了兵仗局,拿着老爷子给的令牌,一路畅通无阻。
兵仗局内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不绝于耳,作为一个喜欢打仗的皇帝,朱棣麾下的兵仗局自然无时无刻不在打造兵器铠甲,随时准备下一场战争。
在掌印太监的带领下,李煜四处查看了一下,重点查看火铳的制造方法。
大明科技领先世界,兵仗局内各种原始的水力、蓄力、人力加工设备应有尽有,再加上一大批经验丰富的匠户。
甚至,李煜手里有钢管,有弹黄,有各种坚硬的合金刀具,足以满足打孔,切割,拉膛线等各项工作;有了这些原材料和工具,纵使是个初出茅庐的工匠,按照图纸加工,已经足够打造出李煜需要的燧发枪和子弹了。
李煜把燧发枪和米尼弹的图纸,以及两根无缝钢管交给兵仗局掌印太监,吩咐按图打造,制造好了立即通报,并命令此时严格保密,严禁外泄。
掌印太监惶恐的应下后,李煜正打算去兵仗局下辖的火药司查看一下大明火药的制造情况,或许能指点一下工匠们改进黑火药的最佳配比,把颗粒火药造出来,没承想,还没等出了兵仗局,便被老爹派来的太监拦住了。
老爹派人传话,一大早,老爷子又闹幺蛾子了,急等皇太孙过去救场。
(https:biquge85_85709c728994410。html)
chaptererror();
1秒记住笔趣阁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biiduoxs。com
app2();
read3();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