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听了这话有些担忧,似乎有意的问道。
“若是月儿嫁了个穷家小子,你也乐意?”
徐文俊如今身居高位,自己唯一的亲妹妹嫁给普通老百姓,穷家子弟这类身份不高的人,还真会被人戳脊梁骨,他人会说徐文俊不将自家妹妹的亲事放在心上。
徐文俊满不在乎。
“只要月儿成亲后过的开心就可以,若要钱财,我们家的钱财花都花不完,若说权势,我如今的位置还能往上走走,不必靠月儿的婚事来寻求助力。”
赵氏不说话了,他知道徐文俊这方面执拗的很,家里三个子女的婚事,虽说是父母之言来决定,但徐文俊很在意,都会给出他的意见,而赵氏,在大事上面一向都是听从二郎的。
二郎从小到大做出的决定没有错过,他这样决定定然有他的道理,作为母亲听从就好。
“唉!”
赵氏没来由的叹了口气,像是认命了一般。
随便吧,反正月儿今年还没到十六岁,等个一两年再确定婚事也可以,二郎是不会答应月儿现在就定亲的,且看吧!
今日月圆,凉风习习,正是适合院中赏月,三人也就没提要休息,继续在院里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
。。。。。。
而徐家的大小姐徐月儿,此刻刚结束完文会走在回府的路上。
不时念叨几句刚听到的精美词句,同身侧的贺若弼随意说上几句。
“我觉得今日的赏月诗,还是你那首最佳,可惜他们不识货,没将第一名给你。”
贺若弼有些汗颜。
“第一名的诗确实比我的诗强,我能拿到第二名也有几分庆幸。”
月儿摆摆头:“不,我还是觉得你写的好些,没那么多华丽辞藻,简单易懂,两首诗摆在一起,明显你的诗传唱度更高。”
这个角度贺若弼倒是没想到,正常人都会站在文人的角度看待诗词,若说刚才的文会,让普通百姓评判,说不定自己的诗还真能拿第一,一想到这他也有几分开心起来。
还没开心几息时间,月儿的一句话又让他汗颜。
“不过,你的诗还是比不上我二兄的诗,不管是文人评判,还是百姓传唱度,我二兄的诗从来都是第一。”
贺若弼感恩于徐文俊的照顾,自然对徐文俊无比熟悉,徐文俊所作的诗词他是熟记于心,时时拜读。
越读越是钦佩,越读越觉得这等作品才是传世之作,而徐文俊几乎首首都是传世佳作。
徐文俊在他心中是座仰望的高山,不敢有相比的念头,月儿这般说,他连忙回道。
“月儿小姐,可不敢和徐大人相比,我若是此生能有一首诗能够达到徐大人诗作的高度,也能让我在文学上面的造诣此生无憾了。”
月儿扬起嘴角,这话她爱听,谁夸二兄她都爱听。
“你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不过你也不差,除了我二兄,我觉得你的才华是最好的,不用气馁!”
贺若弼听到此言,哭笑不得。
“多谢月儿小姐的肯定,我以后还会更加努力。”
“别努力了,本来人就呆,再天天就知道读书,真成书呆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