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红旗智联 > 第一百五十三章 国人当自强(第3页)

第一百五十三章 国人当自强(第3页)

容副〖书〗记赞道:“你这个想法就是对的,也符合〖中〗央对汽车产业的一个长期规划,这很好。”

说到这里,他又顿了顿,忽然将话题拖回去,道:“关于中策公司的事情我想还应该再观察一段时间,当然,有些方式肯定不对,这要先予以纠正。另外呢,我倒是比较赞成你们中旗国际投资公司也返回内地利用香港的资金和窗口优势,将好的国际企业引入国内,让他们将新的思想和机制带入国内,充分引入竞争机制。从这个角度来说,中策公司的一些事情倒是没有做错,关键正如你说的地方在这些事情上操之过急,有些盲目了,被人拐卖了还帮别人数钱。”

毫无疑问,杨少宗并没有从容副〖书〗记这里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但他对容副〖书〗记也有了一些了解,他知道容副〖书〗记不会坐视不理问题是要采取什么样的方式。

几天后,李兆棠通过一些关系将自己的文章刊登在《经济日报》

上,并且在全国范围内联系了一些专家,大家轮流发表意见,开始质疑中策公司的动机,也开始质疑各地政府是不是涉嫌贱卖国有资产的问题?

胡祖铭亲自操刀,以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和前世界银行分析师的身份写了一篇《国人当自强,不应盲目崇拜伪外资!》的文章可以说,中旗公司已经开始对中策公司宣战了。

对杨少宗、胡祖铭、管靳生这些人来说,他们也可能并不是完全为了国家资产考虑,说真的,拼的就是一口气,凭什么他们买东西要2000

万,别人只要1000万,而且他们还得有各种冉加条款。

这和“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有什么区别。

大家就是要争这一口气。

这种突然掀起的媒体风暴让中策公司狠狠的惊了一下,几乎是在同时,知道杨少宗这个人开始出手对付中策后,李超人也很体面的将长江实业持有的股权转让给金光集团,并且尽一点仁义的提醒黄鸿年,没有必要做的那么锋芒阜露。

当时的黄鸿年实际上是有种抄袭俄罗斯、东欧私有化的进程,低价吴国企再高价卖给外国人,确实没有预料到自己在国内会忽然遇到这么大的阻力。

对李超人来说,他原先还不知道杨少宗在国内究竟算什么级别,问一些熟悉内地行政体系的人,那些人说是副处级,很低,现在总算是知道了。

内地很复杂,不是一个黄鸿年就能轻易玩弄的,即便是李超人在内地也没有那么大的空间。

内地市场终究不是他们的地盘。

这个事情闹的很快,没过多久,国务院有关领导就暗中和正在洽谈中的地方官员打招呼,暂时停止和中策公司的交易,等一等再说,不管中策是想要怎么做,这么疯狂的收购企业,价格又这么低,这肯定不是一件好事。

实际上,黄鸿年和中策被逐出了大陆市场,他们再也回不来了。

这件事在经过香港媒体报道后,郑裕彤很不给面子的捅出了一个消息一他们系傻啦,和中旗过不去,搞错人衰。

这个消息传出来,香港人就以为中旗国际投资公司在内地很硬台,也是和华润、中银、中信一样的硬红筹,绝对无假,原本那些并不是很看得起中旗国际的大佬也纷纷找中旗国际合作,甚至有好生意也一起搭个头,共食。

香港商人讲究共食,有钱赚,关系好的一起赚,你赚一笔,我也赚一笔,所以,香港很多的楼盘地盘都是几家公司合股开发。

李超人最赚钱的几个楼盘中,嘉湖山庄就是带着华润一起发财,华润和长江实业的关系自然很不一般,引入内地的时候,两家也是经常一起共食。

李兆基经常和中信、中海一起搭伙,都是互相给个情面和机会,内地有机会赚钱,中信、中海也不会不考虑恒基。

现在大家都知道新世界和中旗国际关系很不错,一起发财,连香港会展中心的二期楼盘都一起接手,大家忽然知道中旗国际原来这么硬实,老总可以直接找国务院〖总〗理告状,对新世界原本有点走衰的气势也是一个哄抬。

做生意也是要讲人气的,香港人叫行市。

郑裕彤爆料之后,新世界集团、中旗国际就联手香港兴业集团一起huā费10亿元从新鸿基地产买下四块可建230万平方尺建筑的土地,新鸿基地产集团一直是香港地产界的储备地王,总是囤积着足够多的土地待开发。

现在市场火爆,新鸿基不可能一家公司同时建那么多地产,转让一部分套现是可行的,但也要看关系,本来和新世界关系并不是很好,此次愿意转让地皮多半是看在中旗国际刚入香港,让点利好,大家以后有钱一起赚,如果新鸿基地产要介入内地市场,中旗国际就是最好的桥粱。

对新世界集团和郑裕彤来说,这四块地简直是救了他一命,因为手里无地皮,眼看就要被人甩出几条街,抓到这些位于港九新界的地皮,再加上香港会展中心二期,还有其他几块小项目楼盘,至少眼前可以保证一时的运营。

话说郑裕彤也真未想到杨少宗那个年轻人这么大*,当钱嘉威告诉他,说杨少宗直接去找副〖总〗理告状,将中策一个巴掌扇回香港,郑裕彤自己的下巴都惊的要掉在地板上。

这个时候,他才知道杨少宗在很多问题上为什么敢于那么肯定的做判断,说到底是有硬靠山,讲话有底气。

就在香港人为这些事惊讶的沸沸扬扬的时候,杨少宗在深州还有另外一件麻烦事要面对,新上任的深州市委〖书〗记已经找到他走不掉啦,当初到深州找人的时候,人家就已经预约好了一定要谈谈。

结果当然是要中旗资产管理公司出手救市,比深州的更急的是淞州市委,那里已经暴跌到了385点,连八月份推出的救市政策也全然没有任何效果。

淞州股市不救也无所谓的,因为中旗系的资产基本都躲到了国债和企业债券上,在淞州股票市场里继续折腾的并不多,实际上正因为中旗系逃的太快,这一轮的大熊市才来的这么猛,眼看着连380点都可能守不住。

深州肯定要救,两大龙头股全部是中旗系担当大股东,可在深州要救下去,深发展的2亿流通股基本要被中旗系吃了一半,深万科超过50%的股权掐死在中旗系的手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