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无险可守,不是用兵之地。
不如西去投奔宇文泰,重整旗鼓,再复旧京!”
魏主皱眉沉思:“高欢不可靠,难道宇文泰就可靠吗?”
见魏主犹豫,王思政又道:“陛下若不信,可先派使者探探宇文泰的口风。”
魏主点头,当即派柳庆西行,向宇文泰传达旨意。
不久,柳庆带回消息:“宇文泰愿恭迎圣驾!”
恰在此时,东郡太守裴侠奉召入洛阳。
王思政与他商议西巡之事。
裴侠摇头道:“宇文泰坐拥秦关,兵强马壮,怎会甘心受制于人?
陛下若去投奔,只怕是刚离虎口,又入狼窝。”
王思政一愣:“那依你之见,该如何是好?”
裴侠眉头紧锁:“东有高欢,祸在眼前;
西有宇文泰,患在将来。
眼下只能先至关右,再作打算。”
王思政叹息:“也只能如此了。”
于是推荐裴侠为中郎将,以备不时之需。
魏主仍在犹豫,忽然探马来报:“高欢已派骑兵进驻建兴,又调河东、济州之兵,正押送粮草入邺城!”
群臣闻言,皆惊:“这是要逼陛下迁都邺城啊!”
魏主握紧拳头,心中暗想:“高欢,你这是要逼朕做傀儡吗?”
北魏皇帝更加感到惊慌,又下诏对高欢说:“大王如果真想平息众怒,堵住悠悠众口,就该撤回河东的军队,停止在建兴的驻防,把相州的粮食运回来,召回济州的部队;
让蔡镌交出兵权,邸珍撤出徐州,放下武器,解散兵马,让大家各自回家过日子。
如果还需要军粮,朝廷可以另外调拨。
这样一来,那些挑拨离间的人自然闭嘴,猜疑和矛盾也就不会发生了。
大王可以安心在太原享福,朕也能在洛阳安稳治国。”
“但如果大王执意率军南下,意图争夺天下,朕虽然不善用兵,但为了祖宗基业和江山社稷,也绝不会坐视不理。
决定权在大王手中,朕无法左右。只是功败垂成,实在替大王感到可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实如今的高大丞相和魏主元修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他怎么可能乖乖低头接旨呢?
高欢当即提笔回信,把斛斯椿和宇文泰的罪状一条条列得清清楚楚,末了还撂下一句狠话:“臣这是替皇上铲除奸臣!”
魏主也不甘示弱,反手就下了道圣旨,把高欢骂了个狗血淋头。
转头对宇文泰说:“爱卿啊,朕封你当关西大行台。”
说着还拍了拍宇文泰的肩膀,“朕把最疼爱的妹妹许配给你,你赶紧派兵来接亲。”
转头又给贺拔胜下旨:“爱卿速速带兵来洛阳,咱们一起收拾高欢!”
这时候的高欢在干嘛呢?
他早把亲弟弟高琛从定州调来守晋阳,让长史崔暹当副手。
自己带着大军日夜兼程往南赶,还特意让猛将高敖曹打头阵。
一路上敲锣打鼓地嚷嚷:“咱们是去清君侧的!
只杀斛斯椿那个奸臣,绝不伤及无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