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臣摇头叹息。
“杀来杀去,能杀出太平吗?”
另一位大臣苦笑,“真正的祸患,不在这些手无寸铁的宗室,而在那些手握重兵的藩镇啊!”
可惜,魏主元修听不进去。
他以为除掉同宗兄弟,就能坐稳皇位。
殊不知,杀戮只会让局势更加动荡。
史书上,元恭被称为“前废帝”,元朗则是“后废帝”。
至于元晔,虽是尔朱氏拥立,但只做了三个月皇帝,连帝纪都没资格进。
后来,西魏与高欢决裂,连元朗的帝号也被废除。
只有元恭被追谥为“节闵帝”。
所以后人在整理北魏世系时,只列了前废帝元恭,后废帝元朗的名字,早已被人遗忘。
“史笔如刀啊!”一位学者翻着史册,感慨道,“短短几行字,就定了一个人的生死荣辱。”
“可不是?”他的同僚点头,“帝王将相,终究逃不过史家的评判。”
世事如棋,输赢难料。权力之争,到头来不过是一场空。
且说魏主修已经即位,朝局渐渐稳定。
那些在外避祸的宗室诸王,也陆续回京,入宫拜见新君。
这一日,殿上文武分列,魏主修高坐龙椅,神色沉稳。
淮阳王元欣和赵郡王元谌并肩上前,恭敬行礼。
“臣等拜见陛下!”
二人齐声道。
魏主修微微颔首:“两位叔父不必多礼。”
元欣和元谌都是献文帝的孙子,论辈分,是魏主修的堂叔。
元欣是广陵王元羽之子,元谌则是赵郡王元干之子。
此外,南阳王元宝炬、清河王元亶也上前行礼。
他们同样是孝文帝的孙子,算是魏主修的堂兄弟。
魏主修环视众人,缓缓开口:“诸位宗亲归朝,朕心甚慰。
如今朝局初定,还需诸位辅佐。”
元欣拱手道:“陛下登基,乃社稷之福。
臣等自当竭尽所能,助陛下稳固江山。”
魏主修点头,随即宣布任命:“淮阳王元欣,德高望重,朕授你为太师;
赵郡王元谌,沉稳持重,任太保;
南阳王元宝炬,勇略过人,任太尉;
清河王元亶,文武兼备,授骠骑大将军,兼司徒之职。”
众人纷纷谢恩:“臣等定不负陛下所托!”
此时,侍中长孙稚上前一步,恭敬道:“陛下,先帝孝庄帝元子攸的谥号尚未定下,胡太后的丧仪也需安排。”
魏主修沉吟片刻,道:“先帝谥号定为‘孝庄帝’,以彰其仁德。
至于胡太后……”
他顿了顿,“虽曾临朝听政,但终究是先帝生母,按后礼安葬,加谥‘灵’。”
长孙稚点头:“陛下圣明。”
胡太后当年被尔朱荣沉河而死,尸身一直收殓在双灵寺,如今终于得以风光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