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他大声命令道:“参军诸葛叔度、朱龄石听令!
你们分别率领精锐部队,渡过淮河去追赶贼兵!”
诸葛叔度和朱龄石应声而出,他们手持兵器,精神抖擞,士气高昂。
尤其是朱龄石手下,有很多鲜卑族的壮士,他们身材魁梧,肌肉贲张,力大无穷,仿佛能撼动山河。
他们手里拿着长矛,如猛虎下山般追着刺杀贼兵。
贼兵虽也手持刀枪,但短兵器在长兵器面前显得力不从心,纷纷败退。
朱龄石等人势如破竹,杀得贼兵片甲不留,不一会儿便收兵归来。
他们满脸汗水,却难掩胜利的喜悦,那笑容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灿烂。
刘裕望着他们,心中充满了欣慰与自豪。
然而,卢循并不甘心就此失败。
他转而抢掠各个郡县,企图东山再起。
但郡守们早已严阵以待,坚守城墙,只等卢循自投罗网。
卢循一无所获,心中沮丧至极。
他无奈地对徐道覆说:“我们的军队已疲惫不堪,不如退守寻阳,合力攻打荆州,再慢慢图谋建康吧。”
徐道覆沉思片刻,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他们深知,兵法有云:只有前进,没有后退,一后退便意味着灭亡。
但此刻,他们已别无选择,只能暂时退守寻阳。
于是,卢循留下贼党范崇民率领五千人守住南陵,自己则带着残兵败将黯然退向寻阳。
晋朝朝廷得知刘裕的赫赫战功后,立即封他为太尉中书监,并加赐象征权力的仪仗—黄钺。
刘裕接过黄钺,心中却并未泛起太多波澜。
他沉思片刻,对朝廷的使者说:“我接受黄钺,但官职就算了。
我还想继续为朝廷效力,为百姓谋福祉。”
朝廷使者闻言摇了摇头:“刘大人,这是朝廷的旨意,不可违背。”
刘裕轻轻叹了口气:“好吧,那我再考虑考虑。”
但他心中早已有了决断,他要用自己的方式,为朝廷、为百姓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随后,刘裕上表推荐王仲德为辅国将军,并任命刘锺为广川太守,蒯恩为河间太守。
他召集这些将领,还有谘议参军孟怀玉等人,神色凝重地说道:“各位,如今贼兵肆虐,我们绝不能坐视不管,必须追赶上去,给他们一个沉重的打击。”
言罢,他大手一挥,果断命令他们率领军队迅速追赶贼兵。
而自己,则转身投入到水军的整顿之中,他深知,水军的力量对于打败卢循至关重要。
于是,他开始大力建造大型战舰,那些战舰楼台高耸,足有十多丈,与贼船相比,毫不逊色。
战舰造好后,刘裕屹立在船头,眺望着那浩渺无垠的水面,心中涌动着无尽的豪情壮志。
接着,他派遣将军孙处、沈田子率领一百艘战船,从海路直捣卢循的老巢番禺。
将领们围聚在他身边,纷纷表达担忧:“大人,海路遥远且艰难,如此分散兵力,是否过于冒险?”
刘裕微笑着摇了摇头,目光坚定而自信:“你们放心,我大军到了十二月份,必能击败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