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有人告发元爰密谋造反,说他打算和弟弟元瓜一起招揽六镇降兵,在定州发动叛乱。
胡太后得知后,犹疑不决,毕竟元爰曾权倾朝野,若轻易定罪,恐生变数。
朝臣们却纷纷上奏,坚持要处死元爰。
魏主也认为此人不可留,最终下诏,赐元爰和元瓜自尽。
元爰死后,朝廷仍追赠他原职,算是给足了面子。
京兆王元继也被废为庶人,不久便郁郁而终。
元爰一家,就此败落。
元爰的妻子独自在家守丧,终日寡欢,无人问津。
谁料,元爰的弟弟元罗未被牵连,竟起了邪念。
他见嫂子孤苦,便日夜纠缠,百般引诱。
“兄长已去,嫂嫂何必自苦?”
元罗假意安慰,实则心怀不轨。
起初,元爰妻尚存顾忌,可终究耐不住寂寞,最终半推半就,与元罗勾搭成奸。
两人如胶似漆,竟似夫妻一般,丝毫不顾礼法。
朝野听闻此事,无不摇头叹息。
有人议论道:“胡氏姐妹淫乱无度,终究难改夷狄旧俗!”
但也有人冷笑反驳:“中原礼教森严,可暗地里的龌龊事,难道就少了吗?”
这世道,人心难测,哪分什么夷夏之别?
胡太后两次临朝听政,改年号为“孝昌”,似乎要把从前被幽禁的苦日子彻底抛到脑后。
可权力一到手,她又恢复了放纵的本性。
饱暖思淫欲,这话放在她身上再合适不过。
她的父亲胡国珍曾有个参军叫郑俨,生得俊美非凡,比起美男子清河王也不遑多让。
太后一见倾心,立刻提拔他做中书舍人,夜夜召入宫中,同床共枕。
郑俨为了巩固地位,又引荐了徐纥、李神轨二人,也都成了中书舍人,轮流侍奉太后。
这胡太后年纪越大,淫心越盛,来者不拒。
可说到底,她最宠爱的还是郑俨。
郑俨偶尔回家,太后竟派太监跟着,只准他和妻子说话,不准留宿。
郑俨无可奈何,只能乖乖听话。
“大人,太后又派人来了。”
郑俨的妻子低声道,眼中满是委屈。
郑俨叹气:“忍忍吧,违逆她,咱们都没好下场。”
太后不仅贪恋男色,还极爱奢华。
她常常盛装出游,珠光宝气,招摇过市。
侍中元顺实在看不下去,当众劝谏:“古礼有云,妇人丧夫,应自称‘未亡人’,不戴珠玉,不穿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