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亲自骑马执槊,带领数百名士兵与朝廷军队在西州开战。
“冲啊!”陈显达大喊一声,率先冲向敌阵。
起初,陈显达部获得大胜。
他自己还亲手斩杀了好几人。
然而,不幸的是,在激战中,他手中的槊折断了。
朝廷军队见状,趁机反攻。
“不好,快撤!”陈显达大喊道。
面对朝廷军队的反攻,陈显达显然抵抗不住,只好逃跑。
然而,他还没跑多远,就被朝廷军队追上了。
骑官赵潭用手中之槊掷向陈显达,陈显达中槊坠马。
“哼,老匹夫,看你还往哪跑!”
赵潭随即上前,将陈显达斩首。
陈显达的几个儿子也都伏法被斩。
长史庾弘远在朱雀航被擒。
行刑前,他索要帽子戴上,平静地说:“子路结缨而死,我不可以不戴帽子而死。”
围观的人群中有人小声议论:“这庾弘远,倒是个有节气的人。”
庾弘远接着对围观的人说:“我不是叛贼,而是义兵,是为了给诸位大臣请命啊。
陈公太轻敌了,如果采纳我的建议,天下就能免于战乱了。”
庾弘远的儿子庾子曜抱着父亲,乞求代父一死:“求大人们放过我父亲,我愿代他受死!”
然而,行刑官哪会听他的,一刀下去,庾弘远和庾子曜都被一同杀害。
战场上,硝烟弥漫,血腥味扑面而来。陈显达的起兵,最终以失败告终。他的部将们,有的战死,有的被俘,曾经的雄心壮志,如今都化作了泡影。
“唉,这世道,怎就如此混乱呢?”一个幸存的士兵感叹道。
而宫城之内,萧宝卷坐在龙椅上,听着外面的战报,脸上露出一丝冷笑:“哼,想反我?
这就是下场!”
建康城的街头巷尾,人们议论纷纷。有人为陈显达的失败感到惋惜,有人则庆幸自己没有被卷入这场战乱。
“那陈显达,也是个有胆量的人,只可惜啊,时运不济。”一个老者摇着头说道。
“哼,他这是自找死路,敢和朝廷作对。”一个年轻的伙计不屑地说道。
而在朝廷内部,萧宝卷开始论功行赏。
那些参与平定叛乱的将领们,都得到了丰厚的赏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陛下,此次平定叛乱,多亏了各位将军的英勇。”一个大臣恭维道。
“哈哈,那是自然,朕要好好赏赐他们。”萧宝卷大笑着说道。
在朝廷论功行赏的同时,还是有官员心中担忧。
豫州刺史裴叔业,便是这忧心忡忡中的一员。
裴叔业,南北朝时南齐的名将,祖上乃曹魏冀州刺史裴徽。
他自幼擅长骑射,胸怀军事大志,常以将帅之才自诩。
南齐东昏侯萧宝卷一登基,便对朝中大臣大开杀戒,致使中央与地方势力间的矛盾激化,京城内乱如麻。
裴叔业,作为南齐的股肱之臣,镇守寿阳,眼看朝廷风云变幻,心中自是忧虑重重,恐惧难安。
朝廷对裴叔业的猜疑如影随形,总觉他心怀异志。
陈显达反叛时,裴叔业虽派司马李元护领兵支援,实则观望风色,此举无疑加深了朝廷对他的不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