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么拖啊拖的,拖了好久,范晔才终于动身了。
可是,他这一动身,还带了好些个妓妾一起去。
这事又让那些讲究礼数的人看不过眼了。
他们私下里议论纷纷,说:“这范晔啊,真是太不像话了,奔丧还带着妓妾,这成何体统啊!”
范晔呢,对这些议论充耳不闻。
他想我范晔活这一辈子,就是要图个痛快,管别人怎么说呢。
于是,他就带着他的妓妾们,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一路上啊,他们是游山玩水,好不快活。
范晔这么做,终究是落下了口实。
御史中丞刘损上表检举他违礼,但宋文帝欣赏他的才华,没治他的罪。
元嘉十七年,范晔服丧期满,投靠了兴王刘浚,做了后军长史、南下邳太守。
刘浚做了扬州刺史后,不管政事,都交给范晔。
范晔仕途就顺了,不久就升了左卫将军、太子詹事。
范晔这人挺有才的,学识渊博,文章写得好,音乐也精通,书法也不错。
但他傲岸不羁,不肯曲意逢迎。
他琵琶弹得好,还能创作新曲。
宋文帝想听,老暗示他,他就是装不知道,不肯弹。
有一次文帝宴请大臣,对他说:“我想唱歌,你给我弹琴。”
范晔只好弹了,文帝歌一唱完,他马上停,多一曲都不肯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范晔对皇帝不逢迎,但对同僚挺真诚的。
那时候,沈演之是右卫将军,和左卫将军范晔一起掌管禁旅,同参机密。
每次朝见皇帝,范晔要是先到了,一定等沈演之来了一起进去,可沈演之从来没等过范晔。
范晔心里不藏事,就写了篇《和香方》,讥讽他们。
他根据同僚的特点,把庾炳之比作“多忌”的麝香,沈演之比作“昏钝”的枣膏,他自己呢,就是“沈实易和”。
这《和香方》一出,范晔更被同僚排挤了。
元嘉十七年,彭城王刘义康长期执政,威权越来越重,宋文帝就猜忌他了,找了个“合党连群,阴谋潜计”的罪名,免了他的宰辅职务,贬为江州刺史。
孔熙先因为刘义康对他父亲有恩,就联络朝臣,想反叛,立刘义康为帝。
范晔掌握禁军,有名望,又在刘义康手下做过多年官,所以孔熙先首先就留意上他了。
孔熙先先结交了范晔的外甥谢综,谢综为了报答孔熙先,就把他引荐给范晔了。
孔熙先认识范晔后,使劲伺候他,还拉拢他赌博,故意输钱给他。
范晔贪心钱财,又欣赏孔熙先的才干,两人关系就越来越好了。
孔熙先见时机到了,就怂恿范晔参与谋反,范晔一开始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