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南北朝解说 > 第38章 智取统万拓跋焘 巧计诱敌夏溃逃(第1页)

第38章 智取统万拓跋焘 巧计诱敌夏溃逃(第1页)

赫连昌匆匆逃回城里,那城门还半掩着,就听见马蹄声如雷,魏将豆代田已经率领轻骑兵追进来了,尘土飞扬,气势汹汹。

他们一路直逼西宫,火把一扔,西门就燃起了熊熊大火。火光冲天,照亮了半边夜空。

宫门“哐当”一声关了,豆代田心里一紧,怕被截住,眼瞅着城墙,一咬牙,纵马越过,飞身跑了出去,身影很快消失在夜色中。

回到大营,豆代田气喘吁吁的,满脸都是汗水和尘土。

拓跋焘在城外等着,见豆代田回来,立马当面授予他勇武将军的称号,笑得合不拢嘴,说道:“好样的,没让我失望!”

接着,他分兵四处掠夺,俘虏了一个又一个,牛马十多万头,浩浩荡荡地被赶回来。

这时候,赫连昌又登上城墙了,守得严严实实的,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生怕魏军再次攻来。

拓跋焘对将领们说:“统万城,硬骨头啊,暂时啃不下来。

等来年,咱们再举兵,一起把它攻下来!”

说完,就带着掠夺来的一万多夏国民众回去了,那队伍,长长的,跟长龙似的,蜿蜒在大道上。

另一边,周几已经攻破了弘农,守吏曹达早跑得没影了,连个人影都没留下。

周几一进弘农,就病倒了,躺在床上再也没起来。

奚斤接替他,领着大军,进攻蒲阪去了。

蒲阪的守将乙斗,一看这架势,吓得撒腿就跑,直奔长安,连头都不敢回。

长安留守的赫连助兴,是夏主的弟弟,一看乙斗来了,心里一慌,也弃了城,往安定跑了,那速度,比兔子还快。

这大好的关中地区,就这么被奚斤轻轻松松地夺了去,真是来得容易去得也快,命里注定啊。

话说那北凉王沮渠蒙逊,还有氐王杨盛的儿子杨玄,一听说魏兵连连取胜,都很恐慌,心里像揣着只兔子似的,砰砰直跳。

他俩赶紧商量着,各自派了使者跑到魏国去,又是纳贡又是称藩的,那姿态低得,就差没给魏主焘磕头了。

一听这消息,拓跋焘心里乐呵的,就像是捡了个大宝贝,嘴都咧到耳根了。

他琢磨着,这好事儿不能白来,得趁热打铁,再干点啥。

于是,他就命令军士们跑到阴山去,咔嚓咔嚓地伐木,叮叮当当地造工具,准备再去伐夏,那干劲,比谁都足。

说来也巧,这夏主也不是吃素的,他派了弟弟平原公定,带着两万大军,呼啦啦地就进攻长安去了,那阵势,跟刮风似的。

这一下子,跟魏国的帅哥奚斤就杠上了,俩人在那儿相持了好几个月,也没分出个胜负来。

拓跋焘一看,这不行,得换个招儿。

他想起了之前的策略,打算趁夏国空虚,再去偷袭统万城。

于是,他就开始挑兵选将,把司徒长孙翰、常山王拓跋素这些人都给派出去了,让他们陆续出发,自己亲自督率骑兵跟进。

到了拔邻山,拓跋焘做了个大胆的决定:舍弃辎重,就带着三万轻骑,嗖嗖嗖地就往前冲。

群臣们一看,这可不行,纷纷上前劝阻:“这统万城可不是短时间内就能攻下来的,您这么轻率地进去,万一有个闪失,那可怎么办?”

拓跋焘一听,哈哈大笑,说道:“你们啊,就是不懂兵法。

兵法上说,攻城是最下策,我是不得已才出此下策的。

如果我们带着步兵和攻城器械一起前进,敌人肯定会坚守城池等待我们。

到时候我们攻不下城,粮食吃完了,士兵也累了,进退两难,那可怎么办!

倒不如用轻骑兵直接逼近他们的都城,再用老弱病残的假象引诱敌人。

他们如果出兵迎战,我们肯定就能抓住他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