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任徐州刺史刘义隆出镇荆州,并任命到彦之、张邵、王昙首、王华等人为参佐。
刘义隆年纪尚轻,府中的事务大多由张邵决定。
这天,张邵正在与刘义隆商议府中的事务,只见刘义隆眉头微蹙,似乎有些心事。
“义隆公子,近日关中局势动荡,您可有什么打算?”张邵问道。
刘义隆叹了口气,说道:“张邵兄,你也知道,我年纪尚轻,经验不足。
如今关中局势如此复杂,我心中实在有些担忧。”
张邵安慰道:“公子无需担忧,有我们在,定会竭尽全力辅佐您。
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定能度过难关。”
刘义隆点了点头,心中稍感安慰。
他知道,自己虽然年轻,但有这么多忠心耿耿的下属辅佐,他一定能够承担起这份重任。
接下来的日子里,刘义隆在张邵等人的辅佐下,逐渐熟悉了府中的事务。
他勤奋好学,虚心请教,很快就赢得了下属们的尊敬和信任。
而关中那边,虽然经历了王镇恶被害的风波,但在王修等人的努力下,局势逐渐稳定下来。
他们继续坚守城池,与夏军对峙,等待着刘裕的进一步指示。
日子一天天过去,关中局势依然紧张。
刘义隆在荆州也时刻关注着关中的动态,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
每当夜深人静时,他都会独自坐在书房中,思考着如何应对当前的局势。
而张邵等人也始终陪伴在他身边,为他出谋划策,共同守护着这片土地和这里的百姓。
他们相信,只要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刘裕又召来刘义隆,语重心长地嘱咐道:“王昙首这个人,器度深沉,真是宰相之才。
你以后遇到事情,一定要多向他咨询,这样才不会误事。”
刘义隆恭敬地应命而去,心中暗暗记下了刘裕的话。
刚安顿好刘义隆,刘裕又突然接到关中的急报,说是长安大乱,夏兵四面逼进。
这消息让一向雄毅沉鸷的刘裕也不免有些惶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原来,刘义真年少好动,喜欢和一群小人亲近,赏赐起来毫无节制。
王修常常加以裁抑,结果激起了众人的怨恨。
于是,有人开始诬陷王修,说:“王镇恶想要谋反,被沈田子杀了。
现在王修又杀了沈田子,难道他就不想谋反吗?”
刘义真一开始还不相信,但经不住身边人的不断灌输,竟然信以为真。
他急忙派遣心腹刘乞等人,去刺杀王修。
王修一死,人心惶惶,长安城里一天之内多次惊动。
刘义真只好把外军都召进来守卫,闭门拒守。
然而,夏兵却趁机又来进攻,秦地的百姓纷纷迎降,许多郡县都被夏军占领。
赫连勃勃更是入据咸阳,截断了长安的樵采和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