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得太天真了,他们看好你的选题,但同时也看好其他的选题,公司这么大,每年出这么多书,不可能每一本书都重点对待的。”
“那我该怎么做?”
“你应该学会Communication!”
“沟通?”
“对!”巍子站了起来,表情有些激动,这是他多年行政工作的经验之谈,也是他的肺腑之言,“别指望别的部门会主动配合你,如果你不好好的跟他们沟通,你的话他们就会把它当作耳边风,因为需要他们配合的人实在太多了。谁与他们沟通得好,他们就与谁配合。你就向宣传部门提交了一份方案,什么也没说,他们怎么会重视你呢?”
“Iknow!”可可豁然开朗起来,调皮地说了一句:“就好比,并非所有的人都像你这般热心一样!”
二十一章任何时候都不能失…
21任何时候都不能失掉信誉
快到年关了,年关年关,一年的关卡,对BBR北京分公司绝大部分策划编辑来说,这个年关应该是轻松而愉快的,因为他们不但完成了公司的任务,还能拿到一笔令人羡慕的高额奖金。BBR对优秀员工出手是很阔绰的,据说去年最牛的一个策划编辑做了好几本超级畅销书,不包括提成,光年终奖金就拿了十万多。BBR给员工的福利在同行业中是最好的,这也是总有其他大公司的员工跳槽跳到BBR,而极少有BBR的员工跳槽跳到其他公司的原因。员工从BBR离职的原因除非有意外,八成是被解雇,实在是他们干不下去了。
对可可来说这个年关有点难过,专职文字编辑偶尔策划编辑了一把的可可,做的第一本书销量平平,可可还指望第二个月能卖好一点,但就是雷打不动,第一月卖出多少,第二月还卖多少,一本不少一本不多。可可郁闷极了,自嘲地想,这本书真不愧是小众化,真是太小众化了。可可这本书的销量与公司同期出版的书相比,排在最后面,后期出版的书也都追上它了。
可可后来也做过努力,包括去公司宣传部门沟通,但正如巍子说的那样已经晚了,因为可可的书已经不是新书了,他们只管新书宣传,等着他们宣传的新书一大堆呢。
有一阵子,可可心灰意冷,做什么事情都打不起精神来,总是在想,自己到底是不是干策划的料,她选择的这条道路是不是正确的。如果不是巍子兄长般的关怀和鼓舞,说真的,可可还真有辞职的冲动。可可虽然很坚强,但内心也有脆弱的一面。
巍子说,第一本书卖不好并不代表以后的书也卖不好,他举例说明公司最牛的策划编辑第一本书销量比可可的还少呢。还有,不能根据两三个月的销量就断定这本书卖不好,有些书是慢热型的,可以卖很久的,说不准会越来越好呢。巍子又打了个比方,比如郑晓晓的书,她做的书一般只能卖三个月,因为她的书是时效性很强的书,但你的书卖上一年仍然不会过时,书店也不会把你的书下架。而郑晓晓的书,如果前三个月卖不好,很快就下架了。
听了这些,可可的眼神大放异彩,心底重新燃起了希望。
听说胡可可的书滞销了,郑晓晓这只骄傲的孔雀好不得意,逢人就说,当初我就劝她不要做这个选题,她就是不听,现在怎样?活该!对郑晓晓的幸灾乐祸,同事们一笑了之,同事也不太待见郑晓晓这号人,就是见不得别人的好,别人好了,她嫉妒,别人不好了她才高兴。
二十一章任何时候都不能失…
在卫生间的出口,郑晓晓截住了可可和兰梅的去路,郑晓晓哪会放过挖苦可可的机会,阴阳怪气地说:“哟,我们的胡大策划编辑,恭喜你,你的书大卖特卖了。”
明知道可可不是策划编辑,郑晓晓故意把“策划编辑”这四个字说得很重,明知道可可的书卖不好,还要“恭喜”人家。
兰梅看不惯郑晓晓的那副嘴脸,抢先道:“你这人怎么这样?我告诉你,别太过分了!小心遭报应!”
郑晓晓哈哈大笑:“真是笑死我了,现在已经有人遭报应了,但,不是我。”
兰梅大声说道:“你迟早会有那么一天的。你以为你做的那些书很好吗?你做的那叫书吗?剪刀加浆糊,复制加粘贴,这剽窃一点,那剽窃一点,凑在一起就是书啊?你这种无耻赚取无知读者money的卑劣行为总有一天会得到报应的!”
兰梅说出这番话后,好不痛快!
显然兰梅的话击中了郑晓晓的要害,郑晓晓气得脸发紫,杏眼圆睁,指着兰梅的鼻子骂道:“你,你胡说八道!你血口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