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料记载:天下兵甲方般,而淮右之军嗜食人,以小儿为上,妇女次之,男子又次之。】
【朱元璋起家靠的是他的淮西亲信,上面记载说“淮右之军嗜食人”,这就造成了一定的误解,好像吃人的是淮西红巾军。】
【但是张明鉴的军队也是“淮右之军”,朱元璋的军队是淮西人组成的军队,不代表淮西人组成的军队都是朱元璋的,两个概念不能等同,于是误会就这么来了。】
朱元璋听到神仙为自己说话心里好受不少,同时在心底大骂造谣之人脑子里全是水。
他是穷苦出身,走到这一步什么苦都吃过,可他再难也不会为难和曾经的他一样的穷苦百姓,就算饿死也绝不会放任麾下将士以人为食。
莫说以人为食,便是骚扰百姓都不行。
治军不严如何得民心,民心不稳如何得天下?
他要是只想潇洒度日混沌此生或许会纵容手下人烧杀抢掠,可他不想虚度此生。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没道理他不行!
虽说心慈不掌兵,但那是说面对下属违法乱纪时心慈手软,不是说要对百姓心狠。
别让他知道谁在抹黑他,不然他非得千倍百倍的骂回去。
【朱元璋拿下江北门户扬州,又有太平、镇江在手,金陵城固若金汤,这下终于能放开手脚打地盘了。】
【徐达带着常遇春指哪儿打那儿,两大猛将配合的天衣无缝,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拿下好几座朝廷控制的城池。但是很快,这俩大猛男就在宁国府吃了瘪。】
【这个宁国府不是《红楼梦》里的宁国府,府城是现在的安徽宣城,驻守此处的元军将领叫朱亮祖,这位的战斗力强到夸张,不仅多次击败红巾军的进攻,还在城下歼灭红巾军七八千人,弄的红巾军将士们畏缩不前,最后还是朱元璋亲自出马才拿下宁国府。】
【都说明初猛将多,每次给武将排名都忽略掉朱元璋这个老大,其实老朱本人才是最猛的那个,他带兵打仗的本领比手下将领更厉害。】
朱大帅被夸的有些脸红,心想这位神仙一定对他颇有好感才会这么夸他,这不,刘福通那儿不见神迹,张士诚那儿也不见神迹,只有他这儿有神迹,可不说明神仙对他有所偏爱?
人活一世能活成他这样也是不容易,不过不能骄傲,他得争取把不好的地方改掉好让神仙更喜欢他。
对面是神仙,好好表现没坏处。
【敲黑板,素材又来了。】
【朱元璋亲自出马拿下宁国府,宁国府守将朱亮祖被擒,括弧,第二次。】
【这位朱亮祖早年召聚乡兵保御乡里,因为作战太猛引起朝廷的注意被授为义兵元帅,早先在朱元璋渡江南下攻打太平的时候就抓过他一次,只是他投降之后没多久就叛归元朝,然后才被派到宁国府当守将。】
【老朱也是个乐子人,看到朱亮祖二进宫,特意把人绑到自己跟前嘲笑。】
【《明史》中是这么记载的,“问曰:对曰:太祖壮而释之。”】
【张辽白门楼受降有没有参考朱亮祖咱不知道,反正朱老板和曹老板在这里的表现挺像,降将跪地求饶他们不一定放在心上,降将越硬气他们越喜欢。】
朱亮祖两眼放光,“神仙这是将我比作张辽?”
他也是头一次遇到这场面,说不紧张那是假的。
神仙都说他是个猛将,那他肯定是猛将,感谢神仙美言,嘿嘿。
他高兴,旁边和他关系好的将领也与有荣焉。
降将怎么了,他们降将也能建功立业。
【朱亮祖被朱元璋收入麾下后屡次立功,先后参与灭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明夏政权等战役,且作为主力平定两广,以功封永嘉侯。】
【然而他在镇守广东期间与当地豪强勾结到一起,他是个武将,镇守地方时多有不法之事,还草菅人命陷害忠良,最后被老朱召回应天府弄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