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深吸一口气,决定神仙走后找他的兄弟们好、好、说、说。
先前他还不明白胡惟庸为什么会造反,这下想不明白都不行。
还有他那些兄弟们,黄袍加身的事情能干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宋太祖因为黄袍加身,终宋一朝都重文轻武,他这一波“黄袍加身”,不知道接下来会是什么样子。
反正不可能重文轻武,挨了那么多年的打再重文轻武他怕不是个二傻子。
【洪武三年,朱元璋不顾官员反对实行“诸王靖边”策略,分封藩王镇守边塞,“此九王者,皆塞王也,莫不敷险隘,控要塞,佐以元戎宿将,权崇制命,势匹抚军,肃清沙漠,垒帐相望。”史称九大塞王。】
【朱元璋让塞王采取步步蚕食的方式向漠北推进扩张,打仗花销甚巨,文官集团自然不乐意,但是只要老朱活着他们就没办法,毕竟老朱不是什么软弱的性子,他是开国皇帝,只要他想谁都拦不住。】
【如果不出意外,明初这九大塞王也许真的能完成老朱交给他们的任务,老朱活着的时候老朱能压住大臣,老朱没了太子朱标估摸着也能压住,但是历史没有如果。】
【洪武十年,胡惟庸被李善长推上丞相之位,位居百官之首,随着权势的不断增大逐渐目中无人,擅自决定官员生杀升降,甚至阅天下兵马,准备谋反。】
【胡惟庸勾结权贵染指兵权,某种意义上甚至已经把老朱给架空了,如果老朱不出手,接下来死的很可能是他自己。】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爆发,受株连至死或已死而追夺爵位的开国功臣有一公二十一侯,那一公就是韩国公李善长。此后老朱罢宰相革中书省,存在了一千六百多年的丞相制度就此废弃,但是这事儿还不算完。】
【洪武十五年,太子朱标嫡长子朱雄英夭折,年仅八岁,两个月后马皇后病逝。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视察陕西回来后不久因风寒病逝,年仅三十八岁,之后老朱才是彻底杀疯了。】
朱元璋搭在膝上的拳头骤然握紧,“标儿没了?”
马秀英抱紧什么都不知道的儿子,“慌什么,人总会死的,我也没了。”
老朱:……
其他地方,死掉的众人头皮发麻,虽然他们都是战场上拼杀出来的不怕死人,但是死的是他们自己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
血流成河啊呜呜呜呜。
看、看在老大没了媳妇儿子的面子上,原谅他?
此时,一直在基层摸爬滚打的胡惟庸骇然抬头,似乎终于知道为什么他的官一直升不上去了。
据他所知,神迹不是第一次出现,若是朱大帅早先就知道将来的事情,他能留住性命就不错了,还想升官?做梦去吧!
【有人说朱标不死老朱就不会杀蓝玉,也有人说朱雄英能活到成年老朱也不会杀蓝玉,这么猜其实是有一定依据的。】
【太子朱标有三个儿子,长子朱雄英和三子朱允熥都是太子妃常氏所生,常氏是常遇春的女儿,俩孩子都得管蓝玉叫舅公,常遇春死的早,蓝玉是太子嫡系的铁杆支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