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侯府夫人在七零 > 第52章 归途(第2页)

第52章 归途(第2页)

“好吧,本王明白了。那张大公子想要什么呢?”

谢瑶一愣,李成禹这话,分明就是说:“你必须要点什么。”

这也就是说,李成禹并不想在之后和张梓禁扯上关系。看来,张梓禁这次失算了呀。

她哪知道,这一切都在张梓禁的盘算中呢?如今的他,在李成禹眼中完全不够看。与其想些不切实际的东西,还不如拿点真实的好处才是真的。

想到这里,张梓禁故意露出一副羞窘的模样,小声道:

“臣今年二十了,眼看着到了成婚的年纪。可因为一直闲在家里,手头有些拮据。所以,臣想要些银两。”

他越说声音越小,最后头都要低到胸口了,好像十分难堪的模样。

他这张长年面瘫的脸,做出这副表情,看的谢瑶简直眼珠子都要掉下来了。

“哈哈。这个简单。来人,给张大公子拿五百两黄金。”

李成禹笑了,大方的给了张梓禁五百两黄金。

“谢殿下。”

张梓禁起身再拜,口中同时高呼。

“不必多礼,这是张大公子你该得的。”

李成禹虚扶了张梓禁一下,然后又道:

“既然如此,本王一会儿和马将军商量一下。张大公子既然接触过城中百姓,到时候还要劳烦你去同她们说说。”

“但凭殿下吩咐。”张梓禁恭敬道。

……

最后李成禹当然没丧心病狂的让张梓禁捧着五百两黄金回去,他甚至很贴心的把黄金都换成了银票,一副知道张梓禁有苦衷的模样。张梓禁也千恩万谢的告退,好一副君臣情深。

可等张梓禁走了,谢瑶却看到李成禹收起了面上亲和的笑容,意味深长的说了句:

“聪明,还知进退。张梓禁奇人,不可小觑啊!看来张安错估了他这个儿子啊。”

……

从李成禹那里回来,张梓禁就又回了自己的营帐,仿佛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第二天他就又去找了月娘。或许月娘在炎陵的人缘真的很好,她竟真的召集了二十多个女子。

光是这些人,负责马宏远手下军士的冬衣自然是不够的,但这才一天,据月娘说,之后还会有女子来帮忙。而且李成禹和马宏远都派了人来和这些女子们洽谈此事,所以此事必成。

等事情走上正轨,张梓禁就彻底退出了此事。仿佛这件事和他真的没有任何关系。只有谢瑶和林遥兄弟知道,张梓禁身上多了一笔大财。

至于张安,等他知道这件事的时候,他早就插不上手了。因为不知道这件事和自家儿子有关,他除了捶胸顿足一番,也不好把气撒在张梓禁身上。

在炎陵又待了几个月,第二年开春之时,众人终于踏上了归途。

谢瑶坐在马车中,目光透过车窗,久久凝视着渐渐远去的炎陵、丹凤和荔花三座城。

炎陵的女人们三两成群,手中的针线不停飞舞,她们的脸上满是安宁与满足,曾经被洪水冲垮的家园已焕然一新,新砌的房屋错落有致,袅袅炊烟升起,飘荡着生活的温暖气息。

丹凤的景象也映入眼帘,瘟疫的恐慌已成为过去。城里的大夫们不再忙碌地奔走于各个病榻之间,药铺里弥漫着淡淡的药香,人们的气色红润,精神饱满。曾经被洪水浸泡的房屋焕然一新,墙壁上的水渍早已消失不见,新刷的白漆在阳光下格外耀眼,街道干净整洁,显示出这座城市在水灾和疫病双重打击后重新焕发出的蓬勃生机。

荔花城内,百姓们的屋舍整齐排列,破损的屋顶已被更换,墙壁也被重新粉刷。田间,农民们辛勤劳作,翻新的土地散发着泥土的芬芳,播下的种子承载着新一年的丰收期望。孩子们在村口嬉笑玩耍,老人们坐在屋檐下闲话家常,处处洋溢着祥和与温馨,往昔水灾的创伤正被时间和人们的努力慢慢抚平。

马车缓缓前行,离三座城越来越远,谢瑶的心中满是眷恋与不舍,这段在三座城的经历,那些灾后重建的画面,已深深镌刻在她的心底,成为她难以忘怀的珍贵记忆。

她为这些百姓而高兴,可转头望了望身边面无表情的青年男子,她的心情突然沉重起来。这些百姓得到了新生,她却要奔向苦难。谢瑶的心情一时间格外复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