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虹的田径观众已经习惯了他的优秀,对于末续慎吾的期待,唯有象征着更高、更快、更强的记录。
甚至在生活中,末续慎吾时不时也能听到亲朋好友的一丝丝并不带着恶意,却让他的内心越发不安的关心和期待:
“末续君,真遗憾,这次没有破纪录呢。”
“末续桑,真可惜,想看你跑进20秒呢。”
似乎一切都成了习惯。
被人期待着跑进10秒、跑进20秒,这样的话听多了,在比赛中真的做不到的时候,就会很丧气。
并且如果无法打破纪录,那么即使是胜利也不能让观众们开心起来,鼓励式的欢呼自然就无从谈起了。
除了周遭人和观众过强的期待,末续慎吾还必须面对来自媒体的压力。
作为早早成名,备受期待并曾为霓虹乃至亚洲实现短跑奖牌零的突破的末续慎吾,有时哪怕是夺冠,但只要成绩不如预期,各路媒体也会跳出来造势。
“末续失速”——在霓虹影响力颇大的读卖新闻社,就曾在报纸上使用过这样的标题。
足以轻松战胜所有亚洲短跑选手的成绩,却被轻描淡写地定义成了“失速”,这其中的滋味怎是一个辛酸了得?
有那么一段时间里,末续慎吾在吃饭时有想过用刀叉自杀,也曾矗立在天桥上晃晃悠悠想要纵身一跃而下。
在一些友人的眼中,他的眼中已经看不到丝毫生气,在赛场上站立的只不过是名为末续慎吾的空壳而已,里面已经没有灵魂了。
直到今年的7月底,一个名为“文浩”的中国少年,在亚洲体坛掀起了一阵狂风。
同时,也逐渐改变了末续慎吾的心态。
“遗憾吗?这一次,并没有这种感觉呢。”在沉默了两秒后,末续慎吾对着镜头,淡淡地给出了这样一句回答。
“纳纳尼?”
对于末续慎吾的回答,NHK电视台的记者很是惊讶,因为这不是他第一次砸比赛后对末续慎吾进行采访了。
但这样的回答,却还是第一次。
末续慎吾并没有理会记者的惊讶,而是继续对着镜头平淡地说道:
“20秒10,哪怕是在我的职业生涯乃至霓虹田径的历史里,也是可以排在第二的成绩了,虽然不足以夺冠,但我很满意自己这场比赛的发挥。”
说完这番话,末续慎吾大舒了一口气。
这种压抑了许久,甚至一度抑郁,如今终于鼓起勇气将心里话吐露出来的感觉,真是爽快。
末续慎吾感觉自己在这一刻,好像又重新活过来了。
过去,是被国民、媒体、亲朋无限期待的“末续君”“末续桑”,是“亚洲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