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血染大明是风吗 > 第85章(第1页)

第85章(第1页)

熊廷弼一走,努尔哈赤就击败了人品很好,却没有军事才能的袁应泰占领辽沈。

熊廷弼再次回来,努尔哈赤又不敢乱动了,他在等熊廷弼出招,他不知道熊廷弼根本没有权。

现在熊廷弼又走了,努尔哈赤喜出望外,他又可以抢劫了。

天启二年正月十八日,努尔哈赤亲帅大军攻打广宁。

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全部随行,七万后金精锐倾巢而出。

大战在即,为了缓和满桂和哈大全的矛盾,王化贞把两个人都骂了一顿,个打五十大板,要求两人要团结,谁都不许在闹了,谁在闹就收拾谁。

王巡抚和稀泥的技术不错,哈大全和满桂都不闹了。

骂完人王化贞下令布阵防御。他在三岔河、西平堡布置了两道防线,兵力开始向广宁城集结。因为满桂和哈大全不和,哈大全被命令留守哈家堡。在西平堡和广宁城中间构成了第三道防线。

当时王化贞的兵力是努尔哈赤的二倍,王化贞没有像他以前说的那样一举荡平努尔哈赤,也不打算拒敌于国门之外。王化贞胆子很大,能力也很强,他如此布阵是有原因的就是属下不和。

所有矛盾都是从哈大全一个人身上滋生出来的。

满桂和哈大全不对付,所以只能分开用,不能放在一起,一个守广宁一个守哈家堡。

西平堡的守将是罗一贯,手下的兵有五千是从哈大全那里租借的,不能与哈大全放在一起,他得防着哈大全扎刺。满桂弹劾哈大全图谋不轨,虽然王化贞不相信,心里还是有忌惮的,不能给哈大全机会。

三岔河防线哈大全也不能去,从哈大全手下分化出去的赵士就在三岔河。按照哈大全的土匪个性,看到赵士搞不好会放着努尔哈赤不管,先把这个叛徒灭了。哈大全到处打劫的行为,在王化贞心里,也留下了不少坏印象。

王化贞之所以护着哈大全有三点。一是哈大全送的礼物丰厚,二是哈大全手下有一万精兵其中五千蒙古铁骑,三是哈大全的岳父余芥是王化贞的心腹。

因为哈大全的关系,王化贞不得不把兵力分散布防。

王化贞如此布防,也不是没有道理。往邪恶一点的方向想,先让外围的兵力与努尔哈赤死磕。等努尔哈赤打过三道防线,努尔哈赤也就没劲了,到时候在出兵收拾疲惫不堪的后金军。先让哈大全、罗一贯、满桂一帮子刺头把实力拼光,将来控制起来才方便。

天启二年正月十八日,三岔河防线被后金军攻破。七处大营全部被攻破,二万余守军死的死,逃的逃三岔河防线崩溃。

第二天努尔哈赤兵困西平堡,却没有打下来。

罗一贯坚守不出,坚决不和努尔哈赤打野战,依靠西平堡的坚城壁垒对抗后金军的进攻。

在辽东能打的明军将领都是军阀性质的,罗一贯也是一个军阀,不然他也不敢私自从哈大全手里租借五千兵。但罗一贯确是一个很一贯的人,他对明朝的忠诚是绝对的。后金军攻上来,他打回去。努尔哈赤派人劝降,他骂回去。

有本事你打进来,不然就滚,罗一贯真是一爷们。

西平堡被围,王化贞下令各部增援西平堡,哈大全也收到了王化贞的命令,要求他增援西平堡。

军令如山倒哈大全马上集合部队准备出。

可哈大全没有马上出,因为一个人逃了回来,这个人就是赵士。

&ldo;主公。属下有罪,看来过去的情分上,拉兄弟一把吧。&rdo;赵士跪在哈大全的面前,浑身都是血污,狼狈不堪。跟着赵士离开的人,能活着回来的只有二十八个,都齐刷刷的跪在赵士的身后。

面对这个叛徒哈大全几次手按在刀上,想一刀砍了赵士。这个叛徒,哈大全给了他建功立业的机会,他却在第一时间离开了老雇主,出去自立门户了。现在倒霉了,又恬不知耻的跑了回来,希望前老板收留。

黑子露出獠牙低吼着,只要哈大全命令,它就会冲上去把赵士咬死。

赵士趴在地上一动都不敢动,他清楚自己干过什么。但他只有这一条出路,逃回去王化贞绝对砍了他,来投靠哈大全还有一线希望,希望哈大全看在过去同生死的情分上,饶他一条狗命。

第71章辽东大战。增援西平堡。

辽东大战第71章辽东大战。增援西平堡。

聚义厅内的气氛十分的紧张。

赵士跪在那里,脑袋抵着地面,不敢说话,更不敢站起来。聚义厅外还有二十八个同样战战兢兢的败兵。

这二十八个人是赵士带回来的全部属下。

哈大全正手按床头的马刀,用愤怒的眼神看着他。

聚义厅的金交椅早换成了躺床。自从哈大全上一次病重,这个东西就换了。开会的时候,哈大全都是躺着的,穿着新棉袄,火炉烧的暖暖的。如果没有眼前这些烦人的事儿,这里简直就是天堂。

哈大全身边有两个文书,朱敦负责外务,余婉儿负责内务(被的)。

哈大全身边识字能办事的也就这两个人了,像哈大全这样将,要请个师爷本不难。可现在辽东形势危机,有点本事的人都不愿意来辽东。努尔哈赤在这边天天闹,不知啥时候就丢了脑袋,所以谁都不愿意来。

王张氏、王八一、赵卫三大统领站在旁边不出声。他们是不敢给赵士求情,越求情赵士死的越快,万一事后哈大全后悔会遭埋怨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