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栈老板结清了工钱,马周没有多做停留,甚至没有回头看一眼那间自己住了许久的简陋房间,便毅然转身,融入了浓浓的夜色之中。
夜色中,他与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汇合,彼此简单地交换了眼神,便一同迈开大步,踏上了前往大炎的漫漫长路。
他们的脚步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每一步都充满了决心和勇气。
与此同时,大唐宰相房玄龄的府邸内,书房的灯还亮着。
房玄龄正手捧一卷古籍,看得津津有味。
他身着一袭素色长袍,花白的胡须在烛光下微微颤动,整个人散发着一种儒雅的气息。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书房的宁静。
房玄龄眉头微皱,抬眼望去,只见杜如晦一脸焦急地走了进来,连礼数都顾不上,直接开口道:
“克明,出大事了!大炎这是要挖我们的墙角啊!”
杜如晦将手中的信件递给房玄龄,声音急促而担忧:
“你看看这个!这是我刚刚收到的消息,大炎竟然要开科举,而且不限出身,广纳天下英才!
这几日,长安城里风气不对,许多年轻人都收拾行囊,准备离开,说是要去大炎参加科举。长此以往,我大唐的人才岂不是要被大炎挖空了!”
信纸在房玄龄的手中微微颤抖,上面的每一个字都像一把锋利的刀,刺痛着他的心。
他放下手中的古籍,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这大炎,好狠的手段……”
房玄龄缓缓说道,声音低沉而有力,目光却投向了杜如晦,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房玄龄深吸一口气,将信纸缓缓放下,纸张摩挲的细微声响在寂静的书房中格外清晰。
他抬头看向杜如晦,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玄成兄所言极是,大炎此举,的确厉害。”
他语气沉稳,却透着一丝凝重,“釜底抽薪之计啊!抽走的,是我大唐的未来!”
杜如晦焦急地在房间里踱步,官靴敲击地面的声音沉闷而有力。
“如今之计,该如何应对?若是长此以往,我大唐的栋梁之才岂不都被大炎挖走了?”
他伸手捋了捋胡须,眉头紧锁,语气中满是担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房玄龄沉吟片刻,眼神逐渐变得坚定。
“事不宜迟,你我即刻进宫面圣,将此事禀报陛下!”
皇宫内,灯火通明。
李世民正批阅奏折,朱笔在奏折上游走,发出沙沙的声响。
他眉头紧锁,脸上带着一丝疲惫。
“陛下,房玄龄、杜如晦求见!”太监尖细的声音打破了御书房的宁静。
“宣!”李世民放下手中的朱笔,揉了揉眉心。
房玄龄和杜如晦快步走进御书房,躬身行礼。“臣等参见陛下!”
“两位爱卿深夜求见,有何要事?”李世民语气温和,却带着一丝威严。
杜如晦将大炎开科举的消息以及长安城寒门学子纷纷前往大炎的情况详细禀报给了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