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或许朕有一个希望渺茫的办法……”
李川顿了顿,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你可听闻过霉菌可治病?”
李时珍愣住了,他行医多年,从未听过如此奇特的说法。
“霉菌?皇上,霉菌乃是污秽之物,怎可治病?莫非是民间偏方?”
李川摇了摇头,“此法并非民间偏方,而是…朕偶然所得。”
他走到书桌前,提笔在纸上写下“青霉素”三个字,接着在下面详细地写出了青霉素的土法制备方法,包括所需材料、步骤以及注意事项,事无巨细,一一列举。
(作者不懂药理,遇事不决青霉素就完了)
李时珍接过写满字的纸,逐字逐句地研读,眉头紧锁。
这方法闻所未闻,橘皮、米饭、土壤……
这些寻常之物竟能制出治病的药?
虽然心中满是疑惑,但他对李川的信任让他决定一试。
制备青霉素的过程远比想象中复杂。
李时珍按照李川所写步骤,先将橘皮浸泡在水中,再将米饭与土壤混合,放入容器中进行培养。
房间里弥漫着橘皮的清香,混合着泥土的潮湿气息,形成一股奇特的味道。
几日后,容器中长出了绿色的霉菌,李时珍小心翼翼地将霉菌提取出来,经过反复过滤、提纯,最终得到了一碗淡黄色的液体——青霉素。
接下来,李时珍又重复了数次实验,根据不同的霉菌种类以及培养条件,最终成功制备出二十七组实验组的青霉素。
它们被分别盛放在精致的银碗中,在昏暗的灯光下,闪烁着幽幽的光芒。
同时,李时珍还将整个制备过程详细记录下来,总结成册,以备日后查阅。
和珅在一旁默默地观察着这一切,心中不免有些疑虑。
这些银碗中的液体真的能治病救人吗?
它们看起来与普通的污水无异,甚至还散发着一股淡淡的霉味。
他偷偷地瞥了一眼李时珍,只见他神情专注,
李时珍轻轻拿起一碗青霉素,对着灯光仔细观察,琥珀色的液体在碗中微微晃动,映照着他复杂的神色。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接下来,便是验证它的功效的时候了……”
昏暗的烛光摇曳,在地牢潮湿的石壁上投下扭曲的阴影。
空气中弥漫着霉味、汗臭和一股挥之不去的血腥气,令人作呕。
李时珍紧锁眉头,手中紧紧攥着那本记载青霉素制备方法的册子,指节泛白。
和珅躬身立于一旁,手中捧着一本厚厚的卷宗,正是死囚名册。
“李太医,这是刑部送来的死囚名册,您过目。”
和珅的声音低沉而平缓,仿佛在说着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
李时珍接过名册,粗略地翻阅了几页,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一个个罪犯的名字、籍贯、所犯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