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单小心翼翼地提醒,打破了郑元洲的狂喜。
他眼神示意了一下建安城方向,意思很明显,该去城里看看了。
郑元洲闻言,哈哈大笑几声,笑声止住,脸上的得意之色更甚:
“朱单,你提醒的是,我们这就进城!让老夫看看,这江东究竟有何不同!”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向建安城走去。
城门口,守卫森严,但见到朱单,立刻换上了一副谄媚的笑容,点头哈腰地将他们迎了进去。
郑致远是第一次来江东,一进城,就被这里的景象所吸引。
街道宽阔整洁,两旁的房屋鳞次栉比,店铺招牌林立,各种货物琳琅满目,行人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最让他惊讶的是,这里的建筑风格与中原大相径庭,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处处都透露着一种精致的美感。
“父亲,这江东的建筑,果然别具一格。”郑致远忍不住赞叹道。
郑元洲捋着胡须,点了点头,目光中也带着一丝欣赏:
“不错,这江东的建筑,确实有其独特之处。不过,老夫更感兴趣的是,这江东为何如此重视商贾?”
他转头看向朱单,问道:“朱单,你常年在江东活动,应该知道其中的缘由吧?”
朱单连忙拱手道:“家主,这江东之所以如此重视商贾,是因为楚王殿下深知,商贾是地方经济的命脉。
江东能有今日的繁荣,全靠楚王殿下对商贾的扶持。
鼓励商贾贸易,薄赋税、轻徭役,自然能吸引八方来客。所以,江东的百姓富庶,生活安稳。”
郑元洲闻言,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他经商多年,自然明白商贾的重要性。
只是在他看来,商贾终究是逐利的,地位低下。
但在江东,商贾却能得到如此的重视,这让他有些难以理解。
“哼,不过是些唯利是图的商人罢了,给他们些甜头就能摇尾乞怜。”
郑致远突然站了出来,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屑:
“父亲,孩儿觉得,这江东的做法,有些本末倒置了。商贾固然重要,但他们终究是逐利的,若是让他们掌握了太多的资源,恐怕会尾大不掉。”
“住口!”
郑元洲脸色一沉,呵斥道:“致远,休要胡言!楚王殿下的决策,岂是你能妄议的?!”
郑致远被父亲呵斥,心中有些不服气,但还是闭上了嘴巴。
朱单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
“郑公子此言差矣,”朱单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说道:
“不知郑公子是否了解,江东有三大商会,每一家都富可敌国。他们的一举一动,足以影响整个江东的经济命脉,但他们却对楚王殿下马首是瞻,这是为何?”
郑致远眉头紧锁,他虽然对商贾有些偏见,但他也并非不明事理之人。
江东商会的实力,他早有耳闻,按理说,这些商贾应该更加逐利才对,为何会对楚王如此忠心?
“哼,不过是些表面功夫罢了,谁知道他们背地里又在做些什么?”郑致远冷哼一声,依旧不肯相信。
朱单摇了摇头,叹息道:“郑公子有所不知,楚王殿下不仅给予商贾足够的利益,更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
在江东,商贾可以堂堂正正地做生意,不用担心被官府敲诈勒索,不用担心被地痞流氓欺压。
他们赚到的每一分钱,都是光明正大的,都是受到保护的。所以,他们才会如此拥戴楚王殿下。”
郑致远闻言,心中微微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