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闲下来,但一封封催促纪彬回去的书信倒是让他无奈。
也不是引娘催他回家,而是春安城的作坊老板们想见他,如果不出意外,多是商议在邑伊县开作坊的事。
纪彬看看时间,已经到了九月十二,他带着柴力陈乙从六月就到这里,竟然在这待了三个月时间。
看来还是要回家一趟。
不止他有家室,柴力也是有家室的人。
陈乙也会要回去探亲。
至于严庆云还是留在兴华府,他如今等着上面的任职下来,如果不出意外,他会是兴华府的指挥使,肯定要留在这。
剩下的江志乌革也该回到邑伊县,他们的职位毕竟是在邑伊县,这里事情了了,就要回到原地,否则上面也不好交代。
算着算着,怎么都要回家,反而是王巡查傻眼了。
怎么都要走了啊。
纪彬怕拍他肩膀:“自然是回家看看,我娘子还在家中呢。”
王巡查无奈,好像他没家世一样。
不过王巡查也理解,纪彬回去肯定还有要紧事。
这么说也没错,那边棉花收得火热,还有从春安城搬过去的作坊,他要是再不去看一眼,说不定发展成什么样了。
身为东家,不去看一眼,怎么都说不过去。
特别是春安城的作坊们,原本就是他怂恿过来的,如今不过去,只怕很多人不安心。
反正兴华府这边先建着,等他把春安城来的作坊都安排好,再回来看看。
他对基建还是很上心的啊。
只有等兴华府基建结束,估计他才能安心。
安心干什么。
安心做生意!
他的船,他的货都在做准备。
他甚至都做好春安城邑伊县所有商品远销海外了。
以南军国的货物,远销海外肯定非常正常。
就算先不想那么远,通过海运航运,销往整个南军国也是可以的啊。
他们邑伊县的酒,邑伊县的布料刺绣,都是极好的商品。
纪彬都有点迫不及待了。
既然绝对要回去,他们收拾得还是很快。
一行几人基本都是骑马,自己有马的骑自己的,没马的租一匹。
从兴华府到邑伊县这段路,基本上三天就到家了。
而这条路的动工时间差不多也已经计算好。
等到兴华府的主街道路跟码头街修缮好,蔡运就带人去修海太城跟兴华府之间的路,柴伯父则修这条官道。
这两条官道没有一年多的时间下不来。
但毕竟是官府的活计,到时候工具不会那么棘手,肯定会比普通人修路要快很多。
兴华府到海太城那段路,自然是兴华府承担,邑伊县跟兴华府的路则是两边共同承担。
邑伊县肯定是没问题,不管是棉花还是他家,这税收肯定够的。
就是兴华府这边估计差点事。
不过没关系!
他可以问船运买卖的收税啊,而且那时候码头建好,什么停泊费,什么过路的买卖,这些都能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