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大明。
洪武朝。
“他娘的,这货居然是咱老朱家的种?他是姓朱,还是姓猪呢?”
朱元璋气得心肝脾肺肾都要炸开了。
知道朱祁镇这个昏君很废,但没想到他可以废物到这个程度。
仅仅是这一次土木堡之变,就打光了大明连续好几代皇帝攒起来的家底。
败家容易发家难,崽卖爷田心不疼。
这话说得一点也没错。
朱元璋心都在滴血,活剐了朱祁镇的心都有了。
朱标和藩王们看得双目血红,一股比朱允炆削藩还要不可遏制的怒火冲上天灵盖。
燕王朱棣更不必说,羞愧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这就是他的好曾孙?
一战败光了大明的家业,还成了敌人的俘虏。
苍天啊……
永乐朝。
“不!朕的三大营,朕的精锐之师,怎么会这样啊?”
朱棣老泪纵横,痛心疾首,杀意直冲天际:“朱祁镇,你这该死的狗东西,千刀万剐,难赎其罪!”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一瞬间,整个皇宫大内都陷入了恐慌之中。
宫女太监匍匐在地。
太子朱高炽、汉王朱高煦和皇太孙朱瞻基等,齐齐跪下:“父皇皇爷爷息怒!”
朱棣恨不得亲手掐死朱祁镇这个孽障,却知道朱祁镇是在自己死后三年才出生的,根本没法发落他。
于是,他的满腔怒火,就都冲着朱瞻基去了。
朱棣径直从宝座上下来,猛地一脚将朱瞻基踹翻在地。
“看你生的好儿子!你啊你,真不愧是朕的‘好圣孙’!”
所谓的好圣孙之说,源于永乐三年时,朱棣见朱高炽越来越胖,一点也不像自己,就起了心思,想改立汉王朱高煦为太子。
谁知,主持编纂《永乐大典》的解缙是个坚守‘嫡长’传统的老顽固,带着一帮文臣拼命反对。
朱棣心里很不爽,但由于之前已经清理过一波建文旧臣,若是再次大开杀戒,难免弄得人心惶惶,影响朝政的稳定。
无奈之下,朱棣只能暂时放弃此事。
解缙看出朱棣的心思,为了彻底打消他的念头,便利用朱瞻基来做文章,说好圣孙可旺三代。
朱棣不惜朱高炽这个胖儿子,却对大孙子朱瞻基非常喜爱,觉得此子聪明伶俐,是个可造之材,将来大明江山传到他手上,必定能更加兴旺。
得益于好圣孙朱瞻基,朱高炽沾了儿子的光,二十几年如一日,稳坐太子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