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下了朝,景隆帝发现小苏太傅竟然携带先帝赐的戒尺,心头顿时涌起怒火。他一双眼冰冷地瞪着小苏太傅,心中对小苏太傅的恨意越发浓烈。
小苏太傅仿佛没有看到景隆帝的溢于言表的愤怒,他故意拿出戒尺,举到景隆帝的面前,问景隆帝还记不记得这把戒尺。
景隆帝一张脸阴沉地仿佛能滴出水来,他紧咬着后槽牙,强忍着心头的怒意,正准备开口回答的时候,小苏太傅却抢先一步自己回答了。
小苏太傅面上露出怀念的神色说这把戒尺是当初皇上册封为太子时,先帝下旨让他做太子的先生时,特意赐给他的戒尺,为的就是让太子能好好读书。
景隆帝阴沉着脸没有说话,但在心里他把小苏太傅骂了千万遍。
紧接着,小苏太傅又问景隆帝记不记得当初先帝对他说的话。
景隆帝怎么可能忘记先帝对他说的话。先帝在世时对他说的话并不多,所以他会记住先帝对他说的每一句话。然而,他故意装作不记得,紧抿着双唇,一言不发。
小苏太傅见景隆帝不出声,便替他回答了这个问题。先帝当初对景隆帝说,让他好好听小苏太傅的话。若他有丝毫不敬太傅之心,或者不听太傅教诲,苏太傅会用这把戒尺好好地教训他。
景隆帝见小苏太傅一边拿着戒尺轻轻敲打着左手手心,一边挑衅地看着他,只觉得无比憋屈、屈辱。
他忍了又忍,还是没有忍住,直接问小苏太傅,他今日带戒尺来是要做什么,难道教训他这个皇帝吗?
小苏太傅看到景隆帝望着他的眼神充满愤恨,在心里嫌弃地说道:一个连情绪都不会收敛的人怎么做皇帝。
他告诉景隆帝,他是他的先生,而他是他的学生。学生犯错,先生理应教训。
景隆帝不明白自己哪里做错了,他只觉得小苏太傅是为了故意羞辱他。
小苏太傅懒得跟景隆帝绕弯子,因为绕了弯子,景隆帝就不会懂。
他非常直接地说出景隆帝这几日所做的事情都是错的。
景隆帝听了这话,顿时气得满脸通红。他怒视着小苏太傅,想要立刻驳斥回去。然而,当他准备开口时,又听到小苏太傅一项项地指出他做错的地方,并告诉他这么做会带来什么后果,这让他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之后,小苏太傅又语重心长地教导景隆帝该如何正确行事。
听完小苏太傅这番话,景隆帝哑口无言,但他心里还是觉得气愤,不过他也知道小苏太傅说的句句在理。
小苏太傅见景隆帝把他的话听了进去,心里稍稍松了一口气。他接着又语重心长地说,景隆帝刚登基又太过年轻,在此之前又没有接触过朝堂之事,最好不要轻易干涉朝堂之事。他当下最重要的是静下心来好好读书,仔细研读史记。然后再多看看先帝在世时批阅过的奏折,学习先帝是怎么处理政事,而不是急着亲政。
他还告诉景隆帝,当年先帝登基时,也是先好好读书,学习治国之术。先帝正是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和坚持不懈的奴努力,才能治理好江山。
说到这里,小苏太傅有些心虚,因为先帝不仅没有好好地管理江山,还弄得江山有些飘摇,但这并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