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年夜饭还有一段时间,连赶了几日路,一闲下来就犯困,姜宣去卧房小憩,小山儿的精神头倒是极好,继续和弟弟妹妹们玩耍。
一觉睡醒,正是华灯初上,府内张灯结彩,府外街道上隔三差五传来鞭炮声。
花厅里摆了年夜饭,先是冷盘,正中一道大菜盖着,喷香扑鼻,令人食指大动。
三个孩子已经就座,皆是小腿悬空坐在高背椅上,穿着崭新鲜亮的衣裳,三个脑袋凑在一起叽叽喳喳讲个不停,十分可爱。
谢宁也换了新衣,暖黄锦缎衬出儒雅文气,颔首一笑皆是风华。
“宣儿快过来坐。”
“好!”姜宣坐在谢宁和小山儿中间,左右看看,疑惑道,“哥哥呢?”
“等一下,马上就来。”
话音刚落,姜守进了花厅,脸上有几分无奈。
谢宁望向他道:“还在呢?”
姜守点了点头,坐在谢宁另一边。
姜宣:???
听起来好像有事。
“你们在说什么?”
姜守与谢宁对视一眼,姜守道:“没什么,你不必管。”
姜宣:……
他蹙了蹙眉:“不会我真地来得不是时候吧?咱们是一家人,有事应当直说,如果又因为我而影响到你们,那我……”
“傻宣儿,你没有影响我们。”姜守认真道,“安心吃饭便是。”
“既如此,你干嘛藏着掖着?”姜宣不依。
姜守沉默。
谢宁道:“要么就说了吧?”
姜守仍犹豫:“可是宣儿好不容易来一次……”
“今时不同往日,宣儿早已成长了。”谢宁笑了,看向姜宣,“其实没什么大事,只是陛下一直待在府外没走。”
啊???!
姜宣一听,脸色就变了。
谢宁解释道:“今日上午宫中饮宴之时,陛下说年夜饭要来将军府吃,我与你哥立刻准备接驾,年夜饭的菜色也修改了规格,但不久后陛下又传来口谕,说不来了。起初我俩还纳闷了,直到看到你来才恍然大悟,应当是你进城后陛下收到了消息,觉得他若来吃年夜饭会令你不快。我与你哥想陛下不来也好,咱们只管一家人团聚,不料不久前你睡觉那会儿,你哥发现陛下竟然微服前来,马车守在后门外的巷子里,没让人通传,却也一直没有走。”
姜宣:…………
季恪心海底针。
他整张脸皱成一团,嫌弃了一阵儿,然后就和大家一起开吃。
谢宁便给了姜守一个“你看我说的没错吧”的眼神。
席间孩子们向大人拜年,大人给孩子们派红包,姜宣和姜守虽是平辈,但年岁相差大,姜守也一直把弟弟当小孩子宠,所以姜宣也收到了红包。
家人都在,也没什么烦心事,这简直是他记忆中过得最最开心的年!
硬要说的话……
唔,还是先不说了。
年夜饭边聊边吃,近一个时辰才结束,饭后消食守岁,大家来到园中放鞭炮。
姜守甚少归家,如今自然要与孩子们多多亲近,他胆大心细,能放特别大特别厉害的炮,而且武艺高强,能“嗖”地一下带着孩子们上树、上房顶、过湖面,孩子们都喜欢他,纷纷围着他,姜宣和谢宁便得了清闲,来到一旁的亭中坐下,喝茶吃零嘴聊天,时而看看姜守和孩子们,特别舒坦。
谢宁问了停仙门的近况,姜宣一一作答。
渐渐地雪大了,谢宁向亭外看了看,幽幽叹息:“不知陛下回宫了没。”
姜宣扁了扁嘴:“明明可以在宫里享福,却偏偏要出来受罪,还要去臣子家里吃年夜饭,不知他怎么想的。”
本是自顾自地埋怨,不求回答,谢宁却道:“君王去臣子家用膳乃是加恩,陛下至今尚未去过其他臣子家,你哥哥是头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