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树下的大嫂和媳妇正在收拢床单,把里面的枣子放到木盆和木桶里。
还有不少枣子掉到了外面地上,张卫民带着一群孩子在捡枣子,他们边捡边吃,开心得很!
张有福看着装满枣子的几个木盆和木桶,大概估计了一下,今年算是丰收了,能有二百斤枣子,大院各家分点,自家能留下一百斤左右,以往都是吃一部分鲜枣,一部分晒干,一部分酿成醉枣(白酒浸泡)。
张有福看着还在吃枣子的张卫民,踢了他一脚,“还吃,扛着竹竿跟我去石榴树底下。”
“好嘞三哥!”
一群孩子跟着张卫民屁股后面又围了过来,张有福没有拿剪刀去剪石榴,而是徒手掐断果柄,让汁液渗入枝头,寓意"连年有余",这些都是有讲究的。
张有福踮脚掐着低处的石榴时,孩子们用力晃着树干,有石榴坠地时发出"咚咚"的声响,孩子们嬉笑着争抢着掉落在地上摔裂的石榴。
等到石榴树下面的石榴摘完了,已经摘了三十多个了,装满了一个篮子,张有福喊道:“卫民,回屋再拿一个篮子过来!”
“好的,三哥!”
张卫民一边抠着石榴籽一边往厨房跑去。
张有福将一篮子石榴放在了地上,转身去把梯子搬了过来,又拿了一把镰刀头绑在了竹竿顶端,然后站在梯子上面,用镰刀头轻轻钩住石榴树高处的枝条,摘下挂在上面的石榴。
很快就又摘了三十多个,收获也还不错,这种老石榴树一般每年也就60-80个果子。
张有福将石榴放在了地上,按照往年的惯例,中秋节前后,大院每家都要分一点,中秋赏月,石榴和月饼同供月下,这也是老辈规矩了。
有什么说法,张有福也是听他爹说的,说是月光透过石榴裂口,洒下点点碎金,老一辈人说这是“吉星照户”,是个好兆头!
“娘,大嫂,媳妇,你们先将石榴和枣子分一分,我给大院各家分一点,剩下的拿回屋。”张有福吩咐道。
“行,交给我们了。”
张有福从他娘手里接过小豆丁,顺手拿了一个石榴让闺女玩,笑呵呵的问道:“闺女,好不好玩?”
“次。。。”
小豆丁拿着石榴就要往嘴里咬,口水都流到石榴上面了。
“闺女你不能吃,一会让你娘给你弄点石榴汁喝,好不好?”张有福从闺女手里抢过来石榴。
“嗯嗯。。。”
小豆丁听话的点了点头。
张有福摸了摸闺女的小脑袋,然后走到已经分好的枣子前面,随后拿了几个,随便擦了擦就丢进了嘴里,“真甜!”
“三儿,你也别吃了,大院这几家都分好了,你给送过去吧,待会你要去几家送节礼,我去拿几个布袋子,你给他们每家带一些。”张母站起来往客厅走。
张有福吃完嘴里的枣子,回道:“娘,我师傅家,街道办李副主任家,加上来福家,三个布袋子就够了。”
“知道了,那个你宋爷爷家不去嘛!”张母应道。
“宋爷爷家我不太认识,让我爹去送吧,我把东西给准备好,过年的时候我再一起过去认认门。”
说完张有福把闺女交给了媳妇看着,自己则拿着分好的枣子和石榴去了大门口倒座房的三家,大嫂去了西厢房的两家。
等到张有福回来,张母已经把枣子和石榴装好了,张有福看了看手表,已经十点多了,赶紧出去跑一圈回来刚好可以吃午饭。
张有福把三个布袋子绑到自行车后座上,推着自行车就出了院门。
张有福骑着自行车顺着道先去了街道办李副主任家,之前李副主任李国平帮了老张家不少忙,张有福工作介绍信的事,张有福媳妇和闺女户口粮食本的事,早该去感谢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