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正事,张老头和张有福就要告辞离开了,村支书挽留道:“铁牛叔,你们还带了鱼来,我让媳妇做了,晚上一起喝一杯!”
“不了,我家三孙子,下午还要赶回城里,明天上班,这事就拜托国民你了,我过两天再来找你。”张老头说道。
说完,张老头带着张有福就走了,回到家里张老头把事情和张老太一说,她频频点头,房子是应该建大点,到时候一大家子都回来,不像现在这样,都住不下。
下午两点,张有福就和爷奶告辞了,还要赶回城里,走到了村口,过了田地,看见小叔他们在劳作,张有福喊道:“小叔,我走了!”
小叔看见张有福,连忙大喊道:“有福,你等等,小叔有话和你说!”
听见小叔叫他,他停下了自行车,说道:“小叔,怎么了,我着急回城呢!”
小叔气喘吁吁的跑过来说道:“有福,是砖的事情,我在田里干活,听村里赶集的人说高窑子大队那边有砖窑,而且现在也开始卖给个人了,得趁早过去看看情况,这是不是真的?是真的,我们就不用到处瞎打听了,现在的红砖抢手的很!”
“小叔,那高窑子大队远吗?不远,我顺便也去一趟问问。”张有福说道。
“我的意思就是让你跑一趟,不耽误你回城,就是绕了点路,高窑子大队离张家村二十多里路,在西边,你有自行车,骑快点一个多小时就到了,先去问问情况,下次回来,我们一起商议多少钱,然后过去买点。”小叔张大武说道。
“好,我知道了小叔,我这就走了!”
张有福蹬上二八大杠就往西边而去,张大武还在后面提醒道:“不认识路就找人打听一下,那附近的人都知道砖窑在哪!”
果然如小叔所说,张有福飞快的骑了一个多小时,中午吃的那点糖醋鱼都给颠了出来,一路上坑坑洼洼的,还好自己骑车技术不赖。
到了高窑子大队,远远的就能看见村外一片下沉的区域冒着黑烟,张有福喃喃自语道:“那就是砖窑,终于到了!”
红砖窑烧砖都要黏土,所以往往烧砖的地方,都会往下沉,而且靠近河流或者自己打口井,这样取水方便。
张有福骑着车就过去了,还没等到砖窑里面,就有人拦住了去路。
“哎哎,年轻人你是干嘛的?谁让你往砖窑里面去的,该不会过来偷砖的?”拦住张有福的是一个中年汉子。
这里的砖窑算是集体产业,几十座小砖窑烧砖,每天有不少人过来拉砖,这个中年汉子负责接待安排。
张有福连忙递过去一根牡丹,解释道:“大哥,我怎么会偷砖呢,骑个自行车也带走不了几块啊,我听说你们高窑子大队的砖卖给个人了,我就是过来问问可不可以买点砖回去盖房子。”
中年汉子接过烟,一看是牡丹,闻了闻,态度柔和了许多,说道:“买砖的?我们大队的确开始卖给个人了,你看那边,都是排队买砖的,你来晚了,我们几个月后的砖都订出去了,要想买,开春了过来。”
散了烟,果然好说话多了,这个中年汉子简单给张有福介绍了一下。
张有福看着排队的人,起码二三十人,这样猴年马月也轮不到自己。
这个时候中年汉子不耐烦了,“你要排队等砖就过去围墙底下站着,在这,自行车挡道了!”
张有福决定还是过去问问排队的人,看看附近有没有其他村有砖厂。
张有福走到围墙底下,找了一个五十多岁的大爷,拿出牡丹,递了根烟过去,笑眯眯的道:“大爷,您这排了多久了?”
大爷接过烟,缓缓开口道:“后生,你也来买砖的,不等几个月,基本上没可能买得到,我都等了两月了,就这还不一定排的到。”
张有福问道:“高窑子大队这砖就这么好卖啊,附近还有没有砖窑了?”
大爷摆了摆手道:“有啊,但是出砖的数量不多,而且烧砖的窑也少,只够自己村用的,我跟你说,附近七八十里地,我都跑过了,只有高窑子大队这边砖窑多,而且出砖的数量也多,半年内只有这能买到砖。”
“啊?大爷你不是说出砖的数量多,怎么还买不到,难道是质量太好了,大家都过来排队买!”张有福问道。
“后生,给你仔细说说吧,高窑子大队出砖的数量相对于其他村的砖窑,那是算多的了,毕竟人家砖窑多,有三四十座,你看看周围一片都是,但人家是富余的拿出来卖,其他的还是供大队村里先用。”大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