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盯着纸面想了一会儿,然后把大号的毛笔饱蘸墨汁,在宣纸上写下了十六个大字“禁军北定,遍扫狼烟,龙兴之地,八角太平”。放下笔,直接盖上光绪帝的私章。
大家看着光绪的十六个气势雄劲的大字,都连声赞叹,都说皇上的书法有大家风范。
戈辉心中也赞叹不已,没想到光绪皇帝在书法上的造诣如此之高,他就是不当皇上了,出去卖字,日子过的说不定比现在还要好。皇上到底是皇上,留书的气势真的是王爷所不能比的。当年醇亲王载沣也仅仅写了八个字“八角青台,安定祥和”,而今天皇上却写了十六个字,里面不但写了“用兵”,而且还写了“和平”。
字写完了,菜也上齐了,戈辉请大家入席。
张紫云级别太低,这个时候轮不到他上桌,他只能外面等着,保证随叫随到。当然了,他还有正事儿要做,那就是小心的收好光绪皇帝的字,回去再裱起来,装在框里。这对自己来说是无上的荣耀啊,自己已经有了一个醇亲王的字了,现在连皇上的字都有了,自己这辈子不白活了。
吃完中饭,戈辉带光绪皇帝一行,坐车去了禁卫军第1、2、3师的军营检阅部队。这个是光绪十分期待的,他很想看看打了胜仗的禁卫军是什么样子,据说这三个师是从正面击溃英法联军的。
禁卫军第1、2、3师已经准备好了,由于临时营地没有平坦的大操场,所以三个师的士兵只是走出营区,随意的松散地站在空地上,站得像一根旗杆一样笔直,静静地等待光绪皇帝的检阅。他们长这么大,听人说过无数次皇帝,但却从来没有亲眼见到过,今天他们将在这里,接受皇帝的检阅,他们平静地等待着。
光绪皇帝没想到,自己自从登基以来,第一次检阅军队,居然检阅的是东北禁卫军。他们的车队一进营区,他就发现漫山遍野的站满了东北禁卫军的士兵,都戴着一顶半球形的帽子,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像一杆标枪一样立在风中。
今天的阅兵是一场非正式的阅兵,没有繁琐的程序,直接进入主题。戈辉请光绪登上第一辆敞篷的龙旗阅兵车,戈辉登上了第二辆龙旗阅兵车,醇亲王载沣、庆亲王奕匡分别上了第三辆和第四辆。
载沣是经常去看北京禁卫军训练的,也看过北京禁卫军使用的武器,都是从东德枪械兵工厂购进的,他很熟悉,也练习过射击。但今天,他站在敞篷的奔驰阅兵车上,他发现,东北禁卫军使用的步枪和北京禁卫军的不太一样,很多武器北京禁卫军都没有。载沣明白了,戈辉对他还是有很多保留的。想到此,载沣心中顿感失望。
大学士张翼、小德张、王廷钧、御前护卫梅亭、太监年荣等人则走上临时充做看台的小山坡,居高临下的看着眼前漫山遍野的禁卫军士兵。每一名士兵都仿佛笔直地钉在了地上,像一尊雕像,不论从哪个角度上看,都是纹丝未动,就是外行人看着,也让人啧啧赞叹。
敞篷的奔驰阅兵车缓缓开动,沿着一条随着地形蜿蜒向前的小路缓缓向前,小路的一侧几丈外,站满了禁卫军的士兵。
“敬礼”随着一声刻意拉长苍劲有力的口令,小路一侧近五万人一起向光绪戈辉等人敬礼。
这些士兵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他们有着不同的相貌,不同的喜好,却挤在同一片地方。穿着同样的军装,听着同一个声音,看着同一个方向,为了同一个目的,站在这里。鸦雀无声,漫山遍野,黑压压地站满了平地,站满了山坡,站满了洼地,放眼望不到边。
光绪站在第一辆奔驰阅兵车上,看着漫山遍野的禁卫军士兵在给他敬礼,他被这气势震撼了,胸中似乎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激动得双手紧紧地捏住前面的扶手。
今天在这里,给光绪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心中给东北禁卫军下了一个结论——这是最强的军队。
戈辉缓缓地举起右手,向这些给他打敬礼的士兵们敬礼。戈辉看着这些从战场上走下来的士兵,看着这些经历了战争,正在由一名新兵向老兵蜕变的士兵,这个由他一手创建并日益强大的军队,在这个大时代的风口浪尖,在未来的国家战场上,又会创造什么样的伟大功绩呢!真的好期待啊!
“不辱使命,不负忠诚……”不知是谁,突然有人大声高喊。
也不知道是自发的,还是有人引导,所有人一起接着高喊:
“……不辱使命,不负忠诚。使命荣誉即吾生命。以血还血!以牙还牙!犯我中华天威者,虽远必诛!”
“我是禁卫军军人,今天,我对自己肩负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做出坚决履行的郑重承诺和保证。我宣誓:服从最高司令部的领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严守纪律,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努力学习科学文化,苦练杀敌本领,坚决完成任务,爱护武器装备,保守军事秘密,发扬优良传统,时刻准备战斗,绝不叛离军队,誓死保卫祖国,在任何情况下决不背叛祖国。以上誓词,我坚决履行,决不违背,宣誓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近五万人齐声高喊,铁血的声音像火山爆发一般震荡在营区的每一个角落,一遍又一遍的重复。
戈辉的眼睛湿润了,这就是我的兵,这就是我一手创建的禁卫军。戈辉的胸中充满了骄傲,看到他们,戈辉知道,我们的国家总有一天会走向真正的强大。
敞篷龙旗阅兵车开的很慢,戈辉只是默默地敬礼,默默地注视着营区里的禁卫军士兵。
醇亲王载沣站在第三辆敞篷龙旗阅兵车上,慢慢地跟在后面,他也和戈辉一样,在默默地敬礼。他觉得,他作为北京禁卫军的最高领导人,他也是军人,所以他也敬礼。他突然之间理解了,戈辉为什么对北京禁卫军有所保留。
铁血的喊声,庄严的敬礼,沉默的将军,这就是大时代。
历史在这一刻定格。
第二天一早,也就是3月18日,戈辉带着光绪皇帝一行去朝阳。同行的还有第1、2、3师的师长、政委、总参谋长,各团的团长、政委、参谋长,各营的营长、政委、参谋长,还有士兵代表等等,他们此去朝阳目的是观摩禁卫军火力打击演习的。
3月19日晚,到达朝阳,直接住进了政府宾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