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清朝禁卫军 > 第83章 武装警察部队(第1页)

第83章 武装警察部队(第1页)

在江浙一带一直流通“香港上海银行”(汇丰银行的前身)发行的银两票和银元票,现在面临着来自国家建设债券和东北银行空前的压力,长此以往,用不了一年,银两票和银元票将被挤出流通市场,完全被国家建设债券取代,这是英国人绝对不允许的,所以,英国人有必要把国家建设债券消灭在萌芽里,可问题是,除了战争以外,没有其它的选择。

这件事也在朝廷上引起了强烈的震动,东北三省总督衙门居然和德美两国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这完全是国家层面的协议,德美两国怎么能和一个地方政府签订这样的协议呢?朝廷里有些妒忌戈辉的人,更是在朝堂之上含蓄的指出了戈辉的不臣之心。

醇亲王载沣一直把戈辉当作自己的人,所以他一如既往的极力为戈辉说好话,但是,尽管如此依然不能掩盖东北三省总督戈辉的越权行为。

庆亲王奕匡平时也没少拿戈辉派人送上来的孝敬,而且,戈辉每次送礼都是大手笔。拿人手短,庆亲王奕匡这次十分卖力的在慈禧太后面前为戈辉说好话。

北京禁卫军副编练大臣铁良(总理编练大臣是醇亲王载沣)也是戈辉的主要贿赂对象,对铁良和对庆亲王奕匡一样,逢年过节定是大送特送,夏天有冰敬,冬天有碳敬,每月里还有茶敬。总之,戈辉无微不至的关怀铁良,所以,今天铁良也是豁出去了,在皇上和慈禧太后面前,力保戈辉。

光绪皇帝对这类事情,早就看得十分的淡了,他十分的了解,自己不过是个摆设,所以他现在就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过一天算一天,朝堂上的争吵,他像没听见一样,打着小盹。

慈禧太后对朝堂上的争吵也像没听见一样,她每月都会定期收到戈辉送上来的孝敬,非常的准时,从来没有晚过哪怕一天。如果哪个月太后买的东西太多,花超了,小德张会马上通知周玉坪,周玉坪会立即派人送钱过来,特别的及时。

慈禧太后花戈辉送来的国家建设债券,花的非常的舒心,以前花银子,花了多少,怎么花的,她从来不过问,也懒得计算。但现在不同了,国家建设债券1000文=1两,和银子的成色没关系,是死规定的兑换比例,非常方便计算,细心的小德张每次都会把一个详细的花销清单拿给慈禧太后看。

慈禧太后不知道的是,正是因为慈禧太后老是花国家建设债券,才让国家建设债券迅速占领北京和天津的市场,现在全北京天津,以及整个直隶省全部通用国家建设债券,以前的铜钱和银子人们已经完全不愿意用了,都跑到东北银行北京分行天津分行去换成了国家建设债券。离京近的其它省份,像热河,山西,陕西,河南等省也接受国家建设债券,很大原因是北京天津都接受了,他们也就接受了。所以,慈禧太后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所以,她这钱拿的也应该硬气。

然而,让所有人不知道的是,戈辉正秘密的让人把换到手的白银和黄金悄悄地运往朝阳,运到东北物资联合储备流通银行的地下金库里储存起来。

朝堂上大臣们吵了好久,也不见慈禧太后说话,大家渐渐的不吵了,等慈禧太后说话。

慈禧太后看大家都不吵了,才缓缓的开口道:“铸币是国之大器,都可以让他做了,还差签个什么协议吗?”说完站了起来:“小德张,退朝。”

廷议就这样结束了,朝堂上刚才吵得面红耳赤的大臣们,此时也都蔫了,载沣奕匡铁良等人自然是十分满意了,戈辉保住了,他们的钱袋子就不会空着了。

一周后,以外相小村寿太郎为首的日本工商业代表团抵达了朝阳。小村外相此来的任务艰巨,目前日俄战争进入到全新的阶段,日本虽然实现了战役目标,但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日本政府对战争的投入也越来越多,战争就像一个无底洞一样,每一天都在消耗着日本政府天量的财政资金。本就财政匮乏的日本,很多钱都是从美国和英国借来的,这样消耗下去,日本就是能打败俄国,也未必有力气接收东北,所以,日本需要在大清找到帮手,共同对付俄国。在此之前,日本已经与袁世凯达成协议,袁世凯虽然拒绝了出兵东北,但还是同意北洋常备军和日本联合组织情报机构,组成联合侦察队,和日军侦察队一起侦察俄军情报。其实日本也没指望袁世凯的北洋常备军出兵东北,日本把如意算盘更多的是放在了东北禁卫军身上。一是东北禁卫军就在东北,离俄军最近,受俄军的威胁也最大。二是东北禁卫军能自己生产武器,人数虽然不多,但也有五万人左右。三是东北禁卫军如果和日本一起进攻俄军,既能有力打击俄军,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消耗禁卫军的实力,让日后日本接收东北时更容易。

日本的算盘打的很精,但东北禁卫军能按日本的路数走吗?

戈辉非常给小村面子,以最高规格交待了小村寿太郎。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戈辉与小村进行了密集的谈判,并陪同小村一同参观了煤矿及发电厂,还有正在建设中的日本投资的钢铁厂等,还有一些日本投资的其它工矿企业,目前都在正常建设或正常运营中,产量也在不断的提高。不过,不论日本给戈辉许下多少好处,戈辉依然不同意和日本一起进攻俄军,戈辉坚持保持中立,这也是朝廷的意思,戈辉不能擅自对俄国用兵。另一外,戈辉还直接拒绝了小村参观禁卫军工厂的请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没能达到目的,小村十分的失望。不过,戈辉还是给了小村一些安慰,戈辉允许日本企业在朝阳工业开发区内自由寻找石油。但戈辉并没有要求与日本签署货币互换的协议。同时,戈辉还同意日本在朝阳设立领事机构。

日本代表团来朝阳的事情虽然列强们都非常清楚,但《朝阳日报》,《东北商报》作为东北行政当局的喉舌却只字未提,仿佛日本代表团从来没有来过朝阳一样,这让小村十分不理解。小村寿太郎带着还算巨大的收获和巨大的疑惑离开了朝阳。

日本人刚刚离开朝阳,英法俄意奥五国的代表同时来到了朝阳,同时提出要在朝阳设立了领事馆,而且五个国家都提出了要派兵保护自己的领事馆。

戈辉同意这五个国家在朝阳设立领事馆,但严辞拒绝了他们自己派兵保护领事馆的要求。派兵是万万不能同意的,戈辉作为东北的行政总督,直接拒绝了五国的无理要求,并提出让东北的警察保护各国的领事馆,就像德国和美国的领事馆那样,由警察负责安保。尽管五国在这一点上态度坚决,但此时的戈辉可不是一年前的戈辉了,今天,他的态度坚决异常:“要么就老老实实地在朝阳开设领事馆,要么就不要开了。老老实实的在北京呆着就得了。”由于戈辉的态度太坚决,最后五国都退让了,同意由东北的警察来保卫他们的领事馆。从此以后,腰间着别着FA-11半自动手枪的警察开始日夜巡逻在各国领事馆的周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