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清朝禁卫军 > 第66章 外交试探二(第2页)

第66章 外交试探二(第2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接下来的几天中,奉天城全城及周边地区,还有奉天府下辖的五府、四厅、六州、二十六县,都贴满了招二十万劳工的告示,十七岁到五十岁均可以报名,禁卫军派专人到各府厅州县去登记劳工。

戈辉特别叮嘱负责招工的许明,十七到二十四岁的劳工全部留下秘密送到朝阳去,二十五到三十五岁的识字的受过良好教育的,也送到朝阳去。其余的都当劳工处理。

另外,戈辉又以总督的名义下令,命令剿灭忠义军有功的林成岱和他的“花膀子队”,全体去当劳工,为俄国人修铁路。林成岱必须去,必须参加,否则就是蓄意破坏大清与俄国的友好关系,破坏东北的稳定,立即问罪。戈辉相信,这么大的帽子扣上,林成岱绝对不敢不去。这就是给俄国人当狗的下场。

不只是一个林成岱,其他所有帮助俄国人剿灭忠义军的人,所有背叛忠义军的人,都被戈辉一纸总督衙门的行政命令,全被请去当劳工了,如有不从,立即以蓄意破坏大清与俄国的友好关系,破坏东北稳定的罪名打入监牢。这些人各个都苦不堪言,各个都想把戈辉千刀万剐,可他们又拿戈辉毫无办法。戈辉现在是站在了“道义”的至高点上了,为了大清与俄国的友谊地久天长,只能让他们去当劳工了,他们也不知道是哪里得罪总督大人了。

和这些人一样难受的是日本现任首相桂太郎,从去年六月二日组阁开始到现在,他就没有顺利过。

桂太郎内阁是首届非元老担任首相的内阁,经常被蔑称和调侃为“垂帘听政内阁”、“小山县内阁”、“二流内阁”、“次官内阁”。

桂太郎内阁在财政上处境艰难,日本经济在1897年就呈现出恶化的迹象,1900年至1901间发生了经济大恐慌。桂太郎内阁为刺激经济发展采取强化发展重工业、通信产业的政策,这就需要金融机构投入大量资金和政府投入大量财政。同时,为扩充海军增加预算也不可避免。桂太郎内阁筹划在美国募集外债未果,便想通过整顿行政、延缓公共事业项目、把辛丑条约的赔款列入一般会计等手段加以解决。议会认为赔款收入不稳定,强烈反对将其列入预算,对政府执行期限为5年的地租增收和整顿行政也抱有强烈抵触。

对于桂太郎来说,本届内阁意味着政界新老交替时期的到来。这届内阁面临的课题主要有对外政策和财政问题,这两个问题又相互交织在一起。在对外政策方面,虽然通过日清甲午战争排除了清朝对朝鲜的支配地位,但另一个课题是如何阻止俄国南下。作为对策,日俄协调论与日英同盟论产生对立。日俄协调论主张日本承认俄国对满洲(大清东北地区)的支配权,作为交换,俄国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支配权,即所谓“满朝交换论”。伊藤博文、井上馨、陆奥宗光等人执这种观点。山县有朋、小村寿太郎、桂太郎等人则执日英同盟论,主张日本与英国结成同盟共同对抗俄国。当时英国在中东、中亚等地区与俄国对峙,而日英间基本没有利害冲突。最终日俄协调没有取得任何进展,日英则于1902年1月30日签署了日英同盟协约。国民对日本能与世界最强国结为同盟感到惊喜万分,这件事对桂太郎的执政能力加分不少,让桂太郎的日子好过许多。可他万万没想到,这才过了几个月啊,大清东北就传来这么坏的消息,让桂太郎气得差点把自己办公室里的桌子给掀了。

日本在东北的情报人员把戈辉在东北大肆招工,为俄国人修铁路这一消息汇报给了日本外相小村寿太郎,小村马上把这个坏消息汇报给了首相桂太郎。桂太郎看到这个消息,差点没气晕过去,他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总督,光明正大的为侵略者在自己的国家修铁路,公开卖国啊。要是换了大清国别的省份,他连听都不愿意听,但是,偏偏是日本看中已久的东北三省,这不是纯粹给日本找麻烦嘛,一旦铁路修通,日本要是再想对东北用兵,那就要付出无法估量的代价。现在日本正处于备战的紧张时期,现在的实力还不够与俄国一战。这个戈辉也太会挑时候了,他是真傻呀,还是故意的呢?

桂太郎把这个事情拿到内阁会议上讨论,结果内阁上争执不休,讨论了一天也没有讨论出一个结果来。最后还是决定静观其变,同时加快备战步伐。很显然这是一个无奈的选择,是让桂太郎咬碎牙骂娘的选择。

会后,桂太郎和小村两个人坐在一起仔细的讨论了一下对策,他们决定派人与戈辉接触一下,试探一下戈辉的态度,实在不行,就让刚刚成立,又急于建功立业的黑龙会派人把戈辉干掉。任何挡在我大日本帝国前面的人,都将被毫不犹豫的处理掉。所以,从这一刻起,日本人做了两手准备,如果戈辉肯合作,那就先留着戈辉的命,如果不合作,那就找机会把戈辉干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和日本人糟糕的心情截然相反的是美国人,美国驻北京公使康格,得到戈辉帮俄国人修铁路这一消息后,立即笑得肚子直疼。这简直是天才的想法,拿中国的老话叫一石二鸟。不但增进了与俄国的关系,还得到了好处,得到了俄国人的M1891式莫辛纳甘步枪。同时又让日本人气得直想挠墙,一招就把日本人想占领东北的努力化掉了一半。本来打算放弃去东北会一会戈辉的康格,这回改变想法了,他觉得这个戈辉很有意思,他得去见一见,他要亲自检定一下戈辉这个年轻的总督大人。

其实,康格对戈辉这一招理解的还不到位,不是一石二鸟,戈辉这一招叫“一石多鸟”,这些鸟中,除了其他列强之外,还有一只鸟就是大清国的朝廷。

当慈禧太后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很是气愤,她虽然不喜欢戈辉与俄国人发生冲突,但也不希望戈辉与俄国人合作,况且,戈辉这合作里大有卖国的嫌疑。他立即把荣禄、奕匡、载沣,还有大学士张翼等人叫进宫中,讨论这个事情。结果荣禄、奕匡和张翼都伸出大拇指,连声赞叹“高明”,然后就由大学士张翼为慈溪解释戈辉“一石二鸟”之计。最后慈溪也不住频频点头,觉得戈辉年纪轻轻,很有手段,仅此简单一招就把列强玩弄于股掌之间,看来自己没选错人。

然而,戈辉此时却并不知道有很多人都在打他的主意。他这几天中,一直在考察着一个人。这个人是负责总督衙门安全的两个排长之一,也是自己的临时卫队长,名字叫“田劲”。和后世二十一世纪戈辉的秘书“田进”,名字只差一个“进”字,但读音完全相同。正因为如此,戈辉才有了让田劲当自己副官的想法,但在此之前要先考察一下田劲。

戈辉还派孙婉儿从侧面调查田劲,弄得孙婉儿以为田劲私下里干了什么坏事呢,不过,孙婉儿很快就把田劲进入禁卫军的前前后后,调查得一清二楚。

田劲,光绪八年出生于浙江杭州,书香世家出身,光绪二十二年,进京赶考,在殿试中他以二甲第一名的成绩被选为庶吉士,三年后,也就是光绪二十五年,在“朝考”中因为成绩优秀被留任翰林,担任编修,那一年他十七岁。当上了编修不久,他因与另外三名编修谈论维新变法的事情,而被小人告发,他和另外三名编修都被判流放宁沽塔。在被四名官军押解去东北的路上,夜里遇上天降暴雨,混乱中他逃走了。从此在辽西地区四处游走,以乞食要饭为生,半年前在大板儿村要饭时遇到禁卫军招兵,他为了能天天吃上一口饱饭,参军了,直到现在。目前是禁卫军第六团二营一连三排当排长。他为人和善,做事认真,行事低调,不喜欢张扬,不苟言笑,除了训练和读书以外,几乎没有什么兴趣爱好。

戈辉手里拿着这份孙婉儿交给他的调查报告,对比着后世二十一世纪那个田进,还真有几分相似,戈辉对这个田劲的好感又增加了几分。但考察还在继续,戈辉不断的分配工作给田劲,仿佛是在故意刁难田劲一般,连其他的士兵们都看出问题来了,但田劲却像没事的人一样,一如既往,逆来顺受。当士兵们问他是不是得罪总司令了?他只是淡淡一笑,然后继续忙戈辉交给他的事情。

事实上,田劲也并不恨戈辉故意刁难他,在他看来,以前他天天以要饭乞食为生,现在他天天吃的饱,睡的好,还不受人欺负,就是工作比别人多了一些,这有什么呢?比起以前的日子,好了不止千倍,况且,自从当了禁卫军,自己学到了太多的东西,特别是在八角台听了戈辉的讲课后,戈辉早已经成了他最崇拜的人了。戈辉故意分配给他很多工作,他反而觉得这是戈辉看得起他相信他,所以,他干的非常认真,也非常愉快。

戈辉一直注视着田劲,他觉得田劲越来越接近做自己副官的标准了,不过,在此之前,戈辉还要让田劲做一件他最愿意做的事情。

喜欢禁卫军请大家收藏:()禁卫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