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辉笑了:“就是这个意思。大家看看如何?”
刘城开口道:“关键是建多大?建小了起不到作用,建大了花钱又花时间。”
戈辉点点头:“其实建大了也花不了多少钱,我们又不是真盖房子,我们只需要建一个大框就可以了,甚至房顶都不用,就那样露着天。”
瞿成接口道:“既然是这样,那不防建的大一些,应该花不了多少钱,而且有些墙也不用建太高,要有高有低,有残破。”
舟自横点头道:“还要有高地和低地,还要有水,有些时候我们可以从水路进攻。”
戈辉指了指舟自横:“有想法,就应该这样去思考,我们必须把各方面都想到了,尽量接近真实,这样训练的时候才能做到更好,才能练出我们的水平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有了戈辉的鼓励,大家都发散思维,脑力激荡,提出了很多修改意见,戈辉马上换一张大白纸,用羽毛笔在上面重新画,画完大家再看,再讨论,然后再重新画,直到大家觉得这样可以了,才最后定稿。接下来就确定在哪儿建?建八角台基地的时候,有一部分大土包没铲平,半沼泽半洼地那里几乎被挖成了一个小湖泊了,只不过现在没到发水的季节呢,等到了那个季节,几场雨就能把那里填满。大家一致同意把这个训练场建在那个小湖泊边上,把那些没铲平的大土包也扩进去。
第二天大家去现场实地考察,对图纸再进行了一次修改,然后就开始找泥瓦匠,由刘城负责这个巷战训练场的建设,其他人继续日常的训练。
此次的工程虽然同样非常大,还在一定程度上将基地扩大了许多。很多人都对禁卫军要建一个小镇不理解,更不理解的是,所有的房子几乎都没有房顶。八角台的老百姓都觉得禁卫军这是钱多烧的瞎折腾,不过该干的活还是得干,人家可不少给一文钱的工钱,禁卫军就是这点好,从来不让人家白干。
五月的最后一天,宁远程天运等一行一百六十多人回到了八角台基地,还带回了很多从朝阳采购回来的东西,包括三百盒粉笔,五千套迷彩作训服,以及其它的东西。留在基地里的战士立即过来帮助搬东,一边搬东西,一边聊着天。
看到基地又在大兴土木,有人就连忙问这是在干啥?
帮着搬东西的战士就回答他们,正在建巷战训练场。
啥?巷战训练场,这是干啥的?
就是不在野外打,而在城里打,训练怎么样在城里打仗。
啊?我们要进城打仗吗?
不是,是训练,以后会进城打的,咱们不得提前训练吗?
这进城打仗也需要训练吗?不就是枪打的准点就行了吗?
你知道啥呀,这是总司令想出来的,有种你去问总司令。
那个不说话了,老老实实地搬东西了。
现在禁卫军的主要领导都回来,禁卫军的主力部队也都回来了,禁卫军新一阶段的训练也即将开始。在开始前,戈辉再次把大家召集过来,开一个重要的会议。
戈辉首先介绍了这一段时间八角台军事基地的新变化,主要是新增加了很多的训练设施,新的巷战训练场正在建设,估计六月末就能建设完成。又制定了新的训练计划,即《禁卫军陆军中级步兵训练大纲》,从戈辉往下,所有在第一批训练中受训的军人都必须参加。
另外就是正在招兵,计划在八角台及其周边地区招募新兵三千人。在朝阳地区招兵五千人,必须在明年四月前使禁卫军总兵力达到一万人。
戈辉的庞大计划震惊了所有在座的军官们。
戈辉解释说,目前东北的局势,忠义军虽然在局部地区从战术上取得了一些胜利,但在战略上却显得后劲不足,更缺乏长远的考虑。俄军目前在东北处于绝对的优势,加上又有清廷的帮助,俄军最后取得胜利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那么,我们今后的行动就要建立在这个前提下,东北的局势会慢慢的平稳下来,这是肯定的。禁卫军如何能在局势平稳后,还能继续存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
长期的计划是,接受朝廷的招安,成为朝廷的军队,这样就可以在和平时期,在阳光下发展军备了。短期的计划是,投入到忠义军抗俄的战场上,尽力配合忠义军,尽量拖延战争的进程,给我们训练军队赢得时间。
戈辉的讲话,明确无误的指明了禁卫军今后的发展方向。也为禁卫军的下一步军事行动定下了基调。
喜欢禁卫军请大家收藏:()禁卫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