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清朝禁卫军 > 第28章 满载而归(第2页)

第28章 满载而归(第2页)

看完了戈辉的训练大纲,其他人都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些训练方法,以前在天津武备学堂都没有学习过。戈辉是怎么想出来的,除了能用被雷劈出来的解释之外,没别的解释。但不管怎么说,这个训练方法,非常科学,循序渐进,士兵的进步速度会很快。

还有,戈辉是怎么把字写的这么细的,大家很不理解,所以,在他们抄写之前,戈辉还得教他们如何做鹅毛笔,只有这样才能写出戈辉写的那样细的字来,即省墨汁,又省纸,只是苦了基地买来的那些大白鹅了。看来以后要多买一些钢笔,或者制作一些铜制的蘸水笔。

戈辉把《军事训练大纲》写完后,又写了《基地人员日常行为准则和处罚条例》和《禁卫军军法》以及《基地安全保卫条例》,这三个规矩对于五百多人的基地来说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这三个规矩的约束,一旦出了什么事情,就没有一个合适的公正的处理办法。所以,这个也要求宁远他们在抄《军事训练大纲》的时候,也把另外三个也抄一遍,并且还要带着所有人学习一遍。让所有人都明白,这三个规矩适用于所有人,任何人犯了规矩上不允许的错误,都要按规矩进行处罚。

另外,戈辉还编写了《禁卫军军人内务条例》和《禁卫军军人纪律准则》,这两个是专门为禁卫军每一个名军人立的。

这几天中,食堂和随营军校都已经装修完毕了。特别是随营军校,这里是禁卫军未来军官的摇篮。所以戈辉看的很仔细。所谓的军校就是一个巨大的教室。一端墙上挂着一个黑板,两寸厚,四尺高,十二尺长。这完全是木匠师傅按照戈辉的要求制作的,这样的黑板食堂里也有一个,那个是为给士兵扫盲用的。教室里共摆了四列一百套桌椅。每列二十五套,每套坐两个人,整个教室可以坐下两百人。每套桌子两寸厚,十五寸宽,四尺长。每两排中间都有一个三尺宽的过道,靠两边的桌子,两边也都留出了三尺宽的过道。这个大教室相当的宽敞。戈辉对这个教室非常的满意,之前戈辉就强调,这个教室非常重要,所以一定要高标准建造,所以木匠师傅和泥瓦匠师傅在建这个的时候,特别的用心。

食堂也建好了,里面能同时容纳五百人一起吃饭,食堂一边的墙上也挂着一个和随营军校教室一样的黑板,这个黑板将用于教小孩子读书和给大人扫盲。

现在全基地的人每天都在食堂里吃饭,伙食虽然非常一般,但大家都觉得很满足。特别是那些无家可归的人,他们从来没有过过这样安生的日子,吃饭睡觉都这么踏实,生活有了希望,让他们很满足。

经过近一个月的建设,基地越来越像个基地的样子了。主要路面都用石头铺地,即使夏天下雨也不会泥泞。在建设过程中,刻意保留下来的树木都用石头围起来。等下雪了就把雪堆在树下。

往镇妖峰半山腰去的路也用石头修成台阶。两旁有树,并绑上了围栏。半山腰上的空地,来年计划也盖上房子,还有通往山顶的路明年开春后也要修一下。

由于建了大量的房子,镇妖峰脚下的乱石几乎没有了,全用到房子上了。经过平整后,基地这里彻底成了平地了。等所有的房子盖完后,基地将会变得更漂亮。

在离基地不远的地方,有一处面积巨大的洼地,估计有三千来亩地,相当的平整,那里明年可以用来种地,这样基地的粮食也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了一部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基地的所有房子的墙壁,涂的泥都来自己离基地不远的另一个地方,那里有很多碱土,碱土比沙土细,涂墙最合适,用它来勾石头的缝隙又好又结实,所以基地的房子一点也不比砖墙差。

所有的房子里搭的都是火炕,用石板铺的。烧上火又暖和又结实。冬天要到了,大家都不用担心会挨冻。

戈辉写的五个规矩很快被宁远他们抄了一遍,然后他们各带一部分人,进行分头学习这个规矩,一遍不行,就来两遍,一天不行,就来两天,直到所有人都理解了,也差不多都记住了,才算告一段落。

月末很快就到了,程天运已经带人下去取货了,顺便找铜匠师傅订做铜制的蘸水笔。在他回来之前,戈辉开始带领所有人把营区的临时围墙建起来。一是为了防止野兽,也是为了防止有土匪过来。

事实上,目前还没有土匪注意努鲁儿虎山上多出来几百人呢。辽西地区由于朝廷对这里管理相对松懈,所以土匪很多,而且土匪也不用占山为王,有占山为王的,那是因为那个山实在太适合人居住了,否则谁去那里呀。山下一样活的好好的,跑山上干嘛去。谁都没有想到,努鲁儿虎山上会出来一支让他们胆寒的武装力量,不是土匪,但却比土匪还狠,当然,这只是对敌人狠,对坏土匪狠。

程天运带了很多人下山,除了取货外,还有去买粮,山上粮食虽然足够,但多了总不是坏事。冬天来了,大雪封山,出入不易,多备无患。

程天运先到李成合那里拿到了五百套作训服、战术背包、套头式战术背心,五十套军官服,并告诉李成合,继续生产,首期目标是一万套,并付给了李成和足够的银子做定金。

然后去赵大石那里拿到了一百合粉笔,走之前又给赵大石留下两千文,告诉他继续生产。之后又派人到各个村子收布鞋,普通布鞋和棉鞋都要。

最后才找到于直仁,告诉于直仁收拾东西,过两天带着全家人跟他走。

事实上,于直仁一家早就准备好了。就等着有人来接他们呢,这些年于直仁一家一直过着非常清苦的日子,虽然恪守本分,但清苦的日子依然过够了,两个女儿也眼看要二十了,却因吃不好,营养不良,都面黄肌瘦的。现在终于有机会多赚点钱了,于直仁说什么也不能放过这个机会。

和程天运一起回山的还有一个人,瞿成,他自从认识戈辉和程天运后,随着对两个人了解的加深,更坚定了要跟程天走的决心。最后他父亲瞿孝明同意了,程天运知道瞿成也受过很好的教育,于是就答应带着他了。

程天运从山下回来的时候,又是满载而归,很多人看到新的军服,都喜欢的不得了,当然现在还不能发给他们。很多当初不想当兵,年龄又合适的人,看到新军服后,都后悔当初没答应当兵,现在都吵着要当兵。

戈辉只好再次把这些人筛选了一下,包括新来的瞿成在内,一共留下了九十人,其余都没要,身体素质不行。这留下的这九十人都由石焰编进禁卫军的花名册里,未来的禁卫军人数一下子达到三百五十人了。

喜欢禁卫军请大家收藏:()禁卫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