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当即写了封信,托“广刺楼”传至帝都她名义上的大哥梁恩载手里。自出生后就阔别的小妹,如今第一次有事相求,他做大哥的怎好令她失望。且如今,她亲亲夫君,还在为他减负呢。
于是,四日后,帝都传来消息,不仅解决了春兰兄弟的事,还给了春兰父母三十两银子,让他们回家安置田产房屋,算是脱离了租种地主田产为生的命运。
这之后,索性由苏水潋做主,春兰与肖恒办了婚事。并托人带了口讯给春兰父母,让他们安心之余,也别再打春兰的主意。女儿该是用来心疼的,不是拿来抵债的。
春兰与肖恒的婚房设在已搬走的顾家。离这里很近,与劳家相邻。一座不到一亩的小宅院,三间平房,两间耳房,日后即便添了人丁,也足够住了。至于三亩田产,则统一收归别院。日后,繁花镇上所有本不属于原住民的田地,都由别院专门派人播种耕种。收获后,按收成以及级别,领取属于自己的份额。
新婚头三天,苏水潋特地交待春兰与肖恒无需前来宅子上工。因为她想到了自己新婚的头三天,因劳婶与喜翠的事,坏了阿曜的心情。
正月十五,春兰与肖恒正式接任繁花别院嬷嬷与管事的头衔。梁嬷嬷乐得退居二线。
春兰不像梁嬷嬷,嫁了人就得冠上夫姓,故而,从此,春兰就是肖嬷嬷,总管别院内部人事。
而肖恒也不再是侍卫长,而是肖管事,统管别院大小杂事琐事。事实上,这之后,繁花别院再无侍卫一说。因为肩负护卫一职的,都是来自“广刺楼”的林高手。
原来被派去“广刺楼”训练的七名侍卫,如今成了“广刺楼”的传话筒。谁让他们最爱往这里跑呢。这里,俨然成了他们的娘家。即使回来只是传个话,喝杯茶,也是乐意的。
春兰原本的工作,分了一部分轻松的,给梁嬷嬷担任,其余的,譬如苏水潋的贴身起居,则由白荷接手。又调了个小丫鬟唤雪琴的,在屋里伺候汤汤水水。
似乎又回到了苏家大院那会儿的丫鬟不离身的日子。苏水潋轻叹了口气,遂抬起步子往隔壁的竹园走去。
为免吵到龙凤胎,竹园如今被用来招待处理外来且不熟的人事。
今日来的这几位规划师傅,是梁恩载特地从帝都选了来的。负责从别院最初的规划、起建时的修整、落成后的绿化一自系列全套事务。
故而,他们要在这里待上大半年不止。因此,苏水潋决定把搬走的王家院落给他们住。
王家的宅子比顾家大多了,足有两亩半。且位置也很便利,就在繁花镇村中心大池塘的西侧。南北两排各三间正房,屋前屋后还有菜地。
在王家搬走了之后,梁嬷嬷已经带着丫鬟小厮来清扫整理过了,补足了缺失的日用物品,又添了三张床、四张椅子。
如此一来,六间正房,暂时都成了单人房间。至于厨房,则成了摆设。
这些规划师傅们,乃至日后前来劳作的小工匠师们,三餐暂时会设在兰园,直至苏水潋那座被风清崖破坏的老宅被如数改造完。
老宅决定最先被改造,打算被改建成一座祠堂式的大院。且参考图纸已经出来了,是苏水潋这几日为转移不稳的心绪画的。现在被她卷在手上带去竹园让师傅们参考。
以她的意思,院子中间三间是南北进深有原本一间半大的房间,另外配一间大厨房。
东首两间光照充足的,一间被用来设做学堂。可以同时容纳十来人不在话下。居中这间,被一分为二,南边小间是教学先生的休息场所。一张桌案,一把椅子,还有两排可以供学子借阅的书柜。
面北的小间是学子们的活动室。雨天或是午间休息,可以在这里对弈、弹琴、谱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