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大秦开局迎娶焱妃惊鲵 > 第186章 未有额外收获(第1页)

第186章 未有额外收获(第1页)

此刻在章台宫中一同参观榨油过程的大臣们围坐在一堂等候饭菜。由于随行人员不多,原本只能在外面凑合吃饭的多位官员也被邀请到殿内入席。

午饭很简单,不过是炖肉、煎肉加上腌菜。为让大家逐渐养成吃面食的习惯,每个人面前都摆了一碗热腾腾的面条,浇头则是猪肉炒香菇——据《礼记》孟冬之月应食猪肉。

尽管香菇稀罕平日难得吃到,众人的目光却都集中到了案桌旁一个小碟里散发浓郁香气的酱料上面。

“这是藙[yi],由蜀地专门送来的餐配佳物。”李信用小勺舀起一勺,混进面条搅拌均匀。

这里所说的藙指的就是茱萸。最近他发觉茱萸种类不少,其中蜀地送来的一种味道虽比不上后世的辣椒,但也正好契合自己的轻微嗜辣习惯。就这样,眼前秦朝版的“油泼辣子”诞生了……

正值孟冬时节(十月),日落方向对应二十八宿中的尾星,黄昏危星当空,清晨七星升起;此时河水开始结冰,地面也开始凝霜,雉鸟化为蜃螺,虹彩也藏匿不见。

在会稽郡吴县郊外,附近村民纷纷聚集向同一个地点进发。

由于这些人既未携带兵器,也没带农具,所以靠在一旁休息亭内的亭长和守卒们依然懒洋洋晒着太阳,完全没察觉异样。

只见一名身姿矫健如雄狮般健硕的年轻人牵马从远处赶来,疑惑地注视这群神色匆匆前行的人群。

依照秦律如此大规模青壮

苏远长长吸了一口气,随后说道:“那百名护卫皆是齐国训练有素的技击士,精通行阵作战之法,在混乱之战中威力惊人。并非杜先生故意长他人志气,而实则以今日之势,别说诛杀秦公子几乎无望,还可能坏了你叔父的大局!”

赵飞在听到齐地技击士善战时,原本跃跃欲试,但一听到苏远提到其叔父赵明,便无可奈何地松开了紧握在怀中的鱼肠剑。

台上端坐的秦公孙李浩丝毫未曾察觉生死擦肩而过,此刻他心中满满喜悦。

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国一向不养闲居宗室之人。即便是秦王亲生之子,如无继承王位之份,则必须同普通人一般立下功劳方可获得爵位。

李浩以身世论,始皇帝封其为十八级大庶长,地位尊崇仅次于数人之下万人之上,而且待遇丰厚,锦衣玉食无忧无虑。但问题就在这“无忧无虑”的限制上——

根据秦国法律,除了十九与二十级可世袭的侯爵外,像他这般十八级的大庶长或第十级左庶长一样,一旦其嫡长子承继爵位时,品级将一律降为八级公乘!

这意味着,如果他不能想方设法晋升至侯爵之位,到了下一代就必须迁出现有的华宅!

秦国爵制不但规定了田亩多少,连房舍规格都有严格限制。

想到这些,李浩每每咬牙切齿:若仅仅车裂商鞅怎能解心头之恨?

故而,他将自己的多年赏赐尽数拿出,通过交易换得了甘露令之职,南下诸郡负责收取茶货。

------------

见各方来宾差不多齐集,李浩对身旁甘露丞吴昊点头示意行动开始。

这是扶苏特意委派给他的二把手,出身材士,擅长种植知识,据传还是汉中郡人,坊间还传说他是某宫女的弟弟。

吴昊走到高台前沿,调整嗓音道:“陛下有关采茶旨意,众位已尽知悉。如今我和公子亲至,专程收取各地茶料……”

他话未说完,台下的百姓已经纷纷摇头质疑:

"什么朝廷采茶?我们压根没听说过。”

“必定又是官府巧立名目搜刮钱财吧!”

吴昊和李浩互相交换眼神,眉头轻皱,难道陛下旨意未到此处?但西边鄣郡已经开始组织大规模进山采摘茶叶啊!

特别是鄣郡治所所在鄣县(今安吉),日采茶量竟高达数十斤!同时当地百姓争相挖掘野茶树苗移回家中的坡地上栽种,只为利用闲置荒坡增加收成。

当然他们舍不得用平整良田栽茶树,好土地还是留作物产更稳定的重要粮食种植吧!

李浩整理了整理衣服,走出台前对着咸阳方向深深一拜后宣读了陛下最新谕旨——每月只要按量完成采茶任务,便可抵扣部分赋税或徭役。

李浩的话刚落音,台下的乡民瞬间沸腾起来。

秦始皇帝二十五年,武成候灭江南定楚越之地,建立鄣郡和会稽郡两郡。其中,现今浙江地区归入会稽郡范畴,下领二十余城县。会稽富鱼、盐、稻谷与蟹类之饶,并有遍野漫山的野茶植株覆盖。

现在只需要登山摘取茶叶就可以免除部分苛捐杂税或强制徭役。这种好事竟然让乡政府隐瞒不告知!

简直太过分!真不是个称职的人啊!

吴昊回忆离开咸阳前,扶苏叮嘱要快速回来只收茶叶不要惹是生非时,现在看着这激动愤怒的老百姓才稍微理解了背后含义。

于是他双手上下压压,暗示喧哗不止的众乡亲安静,继续替当地郡衙门打了个马虎眼。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