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王府宅院内。
陈嬷嬷伺候王夫人沐浴后,用精油为她轻柔地按摩头部。见夫人神情放松,眉眼间舒展了不少,便轻声道:“夫人,您还记得我那位在商队里的老乡王大娘吗?今日他们商队随公子一同入京了。午时,她特意来府里寻我,还带了些南边的小玩意儿。”
王夫人轻轻地“嗯”了一声,算是回应。
陈嬷嬷微微停顿,斟酌了一下,这才继续说道:“闲聊时,她向我透露了一件事——此次公子往返登州途中,对一位姓姜的小姐格外关照。依她看,那位小姐和公子之间,似乎彼此有意。”
王夫人听闻此言,原本半阖的眼眸倏地睁开,眼神中透出几分讶异与兴奋:“当真?是哪家的小姐?”
陈嬷嬷轻笑着回答:“她也不清楚具体是哪家,怕冒犯到人家小姐,所以没敢多问。只提了一句,那小姐家境不错,模样也是极好的,气质清雅。对了,那位小姐今日也随商队一同入京了。”
王夫人微微点头,声音有些急切:“京中姜姓的大户人家本就不多,明日让人去仔细打听打听,看看是哪家的姑娘。”
“是,夫人。”陈嬷嬷恭敬应声。
站在一旁的丫鬟柳儿听得仔细,犹豫片刻,终于忍不住开口道:“夫人,我记得小姐的好友姜末姑娘,不也是姓姜吗?公子心仪的那位姑娘,会不会就是礼部郎中家的小姐?”
王夫人略一沉吟,眼中闪过一抹深思:“倒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柳儿,你明日一早就去找公子身边的松竹,旁敲侧击问问看,能不能从他那里探出那女子的身份。”
柳儿连忙应下:“好的,夫人。”
稍作沉默,陈嬷嬷又试探着问:“夫人,若公子喜欢的真是姜末小姐,您和老爷会同意这门亲事吗?”
王夫人闭目靠在椅背上,低声道:“姜末是个好姑娘,家世清白,人也懂事,只是身子弱了些。煜南若是真心喜欢她,我和老爷自然会成全,亲自去姜府提亲。不过,姜家是书香门第,讲究门风传承,不知他们会不会看上我们这商贾之家,愿不愿意将女儿嫁过来。”
陈嬷嬷笑着宽慰:“夫人,王家虽是商贾,可如今已是圣上亲封的义商,地位非同一般。后代更能参加科考,不愁没有前途。再加上公子一表人才,品行出众,这门亲事并不算委屈了姜家。”
“况且,若两个孩子真是两情相悦,做父母的哪舍得拆散他们?”
王夫人缓缓睁眼,目中似有决意,点头轻声道:“你说得有理。柳儿,明日让公子留在府中陪我用午膳,我要亲自问问他此事。”
“是,夫人。明日一早我会传达给松竹。”柳儿垂首道。
次日清晨,柳儿捧着一匣精致的糕点,往公子的清风院去。
院门口洒扫的小厮见了她,忙上前行礼:“柳儿姑娘,您怎么来了?”
柳儿微笑道:“我有事找松竹,劳烦你去叫一声。”
“好的,您稍等。”小厮放下扫帚,小跑着进院内。
不一会儿,松竹缓步走了出来,笑着问道:“柳儿姐姐,您这么早过来可是有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