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棠解下襻膊,坐在他身旁的位置替他夹菜,“除了长寿面其他菜肴都是我今日从王家酒楼买的,味道都不错的。将军尝尝这蜜炙鸠子。”
肖氶恩看着这皮色金红、外脆内嫩、汁感饱满的蜜炙鸠子,夹起来咬了一口,有淡淡的蜂蜜甜味,“口感丰富,很好吃。”
肖氶恩也贴心地给她夹了一块,“夫人也吃吧。”
饭后,王若棠拿出送他的生辰礼,“我原打算将这块司南佩与冈卯、严卯还有翁仲串成腰间佩戴的玉佩,但你行军打仗不方便佩戴,所以只选了这块司南佩作为玉坠佩戴。”
手中的司南佩玉坠小巧、玉质细润,肖氶恩垂眸把玩了许久,“夫人费心了,这玉坠我很喜欢。”
话落就将它戴在脖子上,放入衣襟内。
王若棠看他神情,见他是真的喜欢才暗暗松了口气。
次日,王若棠收到了姜末的来信。
信中说她祖母年高体衰,近日愈觉不适。姜夫人慈祥,允她归云州,侍奉左右,以尽孝道。
于四月廿六日启程,盼临行前,得与她见一面,话别。
王若棠想起兄长此番去南方好似也要途径云州,说不定二人可同行,遂给她回信,‘领悟姊姊情意,明日巳时三刻,可在清予茶楼一聚。’
“小姐,我记得明朗说公子也是四月廿六日启程。”知秋在一旁开口。
“是呀,二人还顺路呢。从京城到云州路途遥远,既要走水路又要走陆路的,若两家能够同行,互相照应,路上就安全许多。待我明日问问姜姐姐是否愿意与哥哥同行。”
姜末信中提到外祖母,不免让她也开始想念起自己的外祖父母和表兄妹。
外祖刘家在羽州,也是在南方水乡一带,在当地也颇负盛名。刘家主要的家业是粮铺、客栈、丝绸业和酒肆,其中当属酒肆最有名,刘家自酿的醉千里更是千金难求。
年幼时父兄常常出门经商,一走就是两三月。她总是乞求他们出门带上她,奈何体弱,愿望总是落空。后来遇到师父和师兄,调理好了身子,总算有机会出远门。
每逢他们下江南,十回有七八回她都会跟着,有时母亲也会前往。父亲忙碌时就会把他们母子三人放在外祖家,外祖父和外祖母为人和善,很是疼爱她和哥哥。
舅舅、舅母也很欢迎他们一家,没少关照。表兄妹们更是打小与他们关系好,他们一群人没少捣鼓好吃好玩的。
羽州的美食种类也比京城多多了,茶点果子更是精致美味。她尤其爱舅母做的龙井奶糕,嫩弹软糯,奶香中透着茶香,入口即化。
回京后,她曾寻舅母要来了制作的方子,可厨娘做的总是差点意思,后来她也尝试做过几次,总觉得不是儿时记忆中的味道。
后来她还在羽州学会了凫水,舅舅专门找了女娘教她们几个表姐妹。在外祖父家的日子总是很快乐,以至于她每回都乐不思蜀。
如今她也有四五年未曾见到外祖父外祖母他们了,不知身体是否还依旧硬朗。
不过此番倒是可以劳烦哥哥捎些东西给他们。
思即此便走到书案前磨墨,列了长长一单子的滋补药品和礼品。知秋见单子上还注明了对应物品是给谁的,“夫人,您这是想念外祖父母了?”
王若棠满怀思念,惆怅地点头,“你把这张单子交给明月,再拿些银票给她,让她尽快将单子上的东西买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