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方默扩容的只有两个地方。
一个是太平道攻下的城池。
其中容纳了目前将近六成的百姓。
至于其他的,大多数都住在农村里。
这些农村也是方默实行农村承包责任制的地方。
另一个则是太平道自己的良田。
这些“官田”的来源比较杂。
有的是之前世家门阀的,有的是荒地。
有的是从农民手里回收的。
当然,都是给钱的。
这些地都是下等地,肥力之类的一般都不太足,或者距离水源比较远的田地。
好在水车这东西在这个年代并不算稀奇东西。
通过开垦等方式,可以将水灌入田地。
而且因为是村庄承包责任制,所以种地不再是东一块、西一块的每个规划。
而是统一、大规模种植。
这种种植方式,可以有效节约土地和肥力。
至于说却说就更容易了。
要么打水井。
要么引水入渠。
要么直接施法。
不过施法是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进行的举动。
毕竟法力恢复还需要时间。
而且一个人的法力再强,面对田地也是杯水车薪。
很多小说里都说到达一定程度,天地为己身。
所以法力无穷无尽。
其实这话并不对。
筑基期的时候,因为打通天地之桥,所以修士可以大幅度增加法力的恢复速度。
但这种增加并不是无上限的。
也不可能无上限。
它受限于经脉韧度,受限于经脉大小,还受限于法力纯度。
为什么小说中有灵根的最后会成为主流修行法?
就是因为有灵根可以加快天地灵气的吸收。
但是成也灵根,败也灵根。
当一个人身体拥有灵根之后,想要筑基的难度就会增大。
这是因为灵气会通过呼吸进入灵根,从而过滤之后转化成对应的灵气被人体吸收。
这个转化的过程的速度,取决于灵根的多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