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二年元正,宫中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家宴。华灯初上,整个宫殿灯火辉煌,璀璨的光芒宛如璀璨星辰,照亮了每一个角落。宴厅之中,珍馐美馔琳琅满目,一道道佳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令人垂涎欲滴。
“哇,这八宝鸭看起来真是美味极了!”长乐公主眼睛发亮,兴奋地说道,那灵动的眼眸中满是惊喜。
“可不是嘛,那糖醋鲤鱼的香味都快把我的魂儿勾走了。”城阳公主笑着附和,嘴角上扬,露出可爱的梨涡。
“还有这芙蓉鸡片,入口即化,定是花了不少心思。”魏王李泰也忍不住说道,他的目光紧紧盯着那一道道美食,充满了期待。
众人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气氛融洽至极。
李世民坐在主位,脸上带着几分欣慰和满足,看着孩子们笑着说:“今日家宴,咱们一家人可要好好团聚,共享这欢乐时光。”他的眼神中透着慈爱与温和,犹如春日暖阳。
长孙皇后温柔地笑着点头:“陛下说得极是,孩子们都快尝尝这些美味。”她的声音轻柔婉转,如潺潺流水。
李承乾恭敬地应道:“是,阿耶阿娘。”
李世民轻抿一口美酒,接着说道:“高明啊,这两年家里发生了太多的事情,有喜有忧,犹如过山车,还好神灵保佑,大多数都是好的。我们要畏惧神灵、心存感激。对佛、道、儒三家都要重视,不可偏废。”
李承乾回道:“阿耶高瞻远瞩,儿臣定当铭记于心。”
“这道松鼠鳜鱼,外脆里嫩,酸甜适度,你们都多吃点。”长孙皇后笑着说道,她的目光在孩子们身上流转,充满了关爱。
“阿娘,这道龙井虾仁也甚是鲜美呢。”晋阳公主说道,她的小脸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哈哈,只要你们喜欢就好。”长孙皇后笑得格外温柔,那笑容如绽放的花朵般明艳动人。
过了些时日,李承乾在书房处理事务,李世民走了进来。
“高明,为父觉得佛、道、儒三家之学,对我大唐皆有益处。”李世民缓缓说道,他负手而立,神色庄重而严肃。
李承乾放下手中的笔,起身行礼后说道:“阿耶,儿臣也深知此理。”
李世民走到窗边,望着远处,说道:“朕欲推动这三家之学的交流融合,让其为我大唐的繁荣昌盛发挥更大作用。”窗外的微风轻轻拂来,吹动他的衣袂。
李承乾点头应道:“阿耶此想法甚好,儿臣愿全力协助。”
李世民转身看着李承乾,目光坚定:“高明,你身为太子,应当主动牵头,举办一场盛大的学术交流,让各方学士共同探讨,以促进三家之学的发展。”
李承乾拱手道:“儿臣明白,定不辜负阿耶的期望。”
同年四月,阳光明媚,微风轻拂。延兴寺内,香烟袅袅,梵音阵阵。太子李承乾满怀虔诚,亲自指挥着翰林院的学士们抄录寺内所有经文。只见他们个个神情专注,笔走龙蛇,一笔一划都极为认真。那经文上的每一个字都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抄录好的经文,纸张洁白如雪,字迹工整秀丽,被小心翼翼地供奉在鸿胪寺里。
不久之后,在李世民的推动下,李承乾决定在弘文殿举行一场盛大的佛道儒三教学术交流。
这一日,弘文殿内热闹非凡。李承乾早早地坐在殿中,身旁是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一众名臣。他们个个身着华服,神态庄重。
长孙无忌面带微笑,目光中透着期待,不时微微点头,似乎对这场交流充满了信心。
房玄龄则神色专注,手中轻捻胡须,时而若有所思,时而目光炯炯地看向发言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