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国、百济的大贵族都非常踊跃的成为这个朝贡体系的拥护者,他们通过对宋朝的贸易,获得了大量的工业制成品,然后又卖给本国百姓,收割了海量财富。
这一波一波的贸易,直接促成这些贵族们拥有了海量的财富。
不过,也不仅仅是这些胡虏本地的大贵族们从中受益。
中原的一些豪强,也趁机赚的盆满钵满。
千万不要小觑了这些豪强们的搞事能力,要不是因为中原有着强大无比的中央集权,他们早就不知道拥兵自重,割据多少地方了。
在倭国周围的岛上、山城上,随着贸易兴盛,很快就有来自中原的豪杰、商贾割据称王。
他们占据的地方可能也不大,就几座岛屿,十几座山城。
可是这的的确确是在倭国的疆域内裂土封王了,他们组织船队,营建岛屿,设置邸阁,建造城市和军营。
倭国本土的国家奈何不了他们,也不愿意与他们交锋。
因为这些人同时也运送海量的资源往倭国之上,解决了倭国所需。
比如珍贵的香料,这是最受倭国贵族们欢迎的商品。
为了几百斤的香料和香料航道,可能会引起数百上千的浪人决斗、死战。
这个问题,很快就引起了宋庭的关注。
开元十六年,孙策就在昭明宫召见大臣,正式商讨了一下关于海上丝绸之路和香料之路的事宜。
这次会议的规模极大,从三位宰相,到三司使、兵部、到五军都督府全部列席。
这个规模是远超宋室对西域用兵的那一次的。
这也是看得出来,宋庭的重心在东南,远超西北。
这么多公卿列席,宫殿内却有一个人与这一切格格不入。
这个格格不入体现在方方面面,对方不仅胡服异发,更是卷髯碧眼,与一众雍容华贵的公顷相比,这简直是一个乡野的猴子。
猴子,不是说他仪态或者文明怎么粗陋,相反对方身穿丝绸白袍,带着玛瑙扳指,看起来可能也出自一个有文明底蕴的国度。
只是在中原士大夫眼中,出了中原都是蛮夷荒凉之地。除了中原贵胄,所有人都是一群禽兽。
在这方面,宋室是非常开明的,各个民族异常的平等,诸夏之外,各族都是夷狄禽兽,地位一样的低。
所以宫殿里出现这么一名胡服异发、身上还有着异味的胡人,诸位满身朱紫,华贵非常的公卿看到他,就跟在鹿苑里看见一名大猩猩无异。
右相张昭最后一个抵达,看到此人站在宫殿内,就眉头一簇,喝问道:“侍御史,这个蛮夷是怎么回事?垂拱殿乃是陛下休寝的清净之地,怎么允许这名胡人出现在此?”
正在宫殿内值勤的侍御史立即拱手回道:“禀右相,此乃天子口谕,令其到此等候。”
闻言,宫殿内的诸位公卿宰相纷纷回首环顾这名体态迥异的胡人。
对方肤白的令人惊诧,毛发卷曲,又带着胡臭气息,哪怕是浓厚的香料味道都掩盖不下去。
这是再典型不过的西戎。也就是西方的蛮夷。
当下朝贡大宋的异族部落、邦国可能有近百个,直接受大宋鸿胪寺指导,架设国家制度和文明的国家也有二十多个。
因而大宋的士大夫们可谓是见多识广,白人胡戎,他们见的多了。
其中西戎的羯族,就有数以万计的这种外形迥异于诸夏贵胄的胡人。
对他们,大家都是一视同仁,感觉他们跟昆仑奴黑色的皮肤也没什么区别。
唯独他们的少女,让诸夏贵胄高看一眼,可也仅仅如此,跟东北方向的新罗婢、倭国女在同一地位。
众人比较惊诧的是,为什么这个胡人有如此高的地位,居然出现在了垂拱殿内。
但没等他们多交流多久,孙策就进入了垂拱殿内。
所有人都立即行礼:“拜见陛下,恭问圣安。”
当下宋室不太流行跪拜礼,除了在大朝贺上,公卿百官要带着四方州郡和夷人使节行跪拜礼之外,基本上都是拱手作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