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为什么孙策不太在意这次巴郡的叛乱。
但一场巴郡的叛乱,本不足以引起朝廷的如此关注。
按一夫携五口而治田百亩的最理想耕田模式,中原的耕地面积甚至还尤有富余!
足足多出了上亿亩的良田。
区区数万人的南蛮叛逆,根本不足以动摇宋室的统治。
也就是宋室人口四百余万户是定下的了,这個数据大概比贞观之治开始时多一百万户。
这个数据并非是最终的数据,还有凉州、并州等地的人口没有统计清楚。以及幽州、益州部分偏远地带难以核实,而交州沿线,宋室更是只能统计到各个城邑附近的人口。
他们也早就在改元之前就开始清查户籍、田籍了。
空虚多年的建康太仓,终于因为今年的丰收而逐渐充盈起来。
闻言,孙策一直毫无波澜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抹笑意。
这就是盛世的基础啊。
自中平元年,羌胡十万掀起叛乱,凉州不闻朝廷政令已经有二十多年矣。
这可不是“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这首诗里面描述的胡风社会。
尤其是荆襄一线,这里已经安定、富庶有近五年的时间,今年赋税一收,就能顺流而下,源源不断的将大量钱粮、谷帛,以水运运往建康。
所以孙策开口,打断两人,说道:“那就如宰相所言,一边平叛,一边肃清贪官污吏。天下各郡皆在彻查田籍、隐户,缘何就巴郡出现了叛乱?对当地官员一查到底。”
在谈完部署之后,孙策便问道:“计相,今已十一月,天下各郡都将上计,卿也同朕讲一讲,这各州郡统计情况如何?”
事实上他影响的是一个圆形范围,包括最富庶的江南三郡,也包括两淮平原,以及荆襄沃土之地。
宋室建都江南,势力深耕东南。可谓天然对西北掌控孱弱,如果再不管凉州,恐怕别说西域了,就算是凉州今后也不复为中原所有。
有孙策下令,诸位公卿只能应诺。
而更重要的是这次收税,将极大的改善建康的府库。
孙策问完,步骘就立即回道:“禀陛下,皆至本岁,三司使在册户籍已经有四百三十余万户,共计两千三百六十五万余口。田籍五亿七千三百余万亩,其中上田一亿两千余万亩,多在江东、两淮一带。”
而由于不立田制,豪强、大户甚至普通的百姓之家,都有更多的田亩。
凉州的胡尘,已经十分严重。
晋朝建国后,两三年的时间就完成了隐户清查,今三司使的效率也不应该差太多。
两千三百余万人,这个数字没有太少,足以支撑起宋室组建二十余万大军,十万驻守地方,十万对外开疆拓土。
而是胡尘喧嚣,胡人的骚腥之气,弥漫于整个凉州大地上。
“同时令吕蒙率军一万,进驻巴中,彻底扫清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