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关羽面色凝重,充满悲壮,即将开口的时候,曹操都感觉关羽说的话,自己也清楚他要说什么。
果然关羽所言如曹操所料,甚至让他有一种果然会如此的无力感。
“曹公,我等营中仍有数千精锐,据此土坡而守,未必就不敌孙策麾下步骑。”
“没错,曹公,我们宁肯死战到底,也不愿向江东狗贼投降!”许褚亦舞戟怒吼,他身上全身皆是血污,他在兖州战败,仅以身免,逃回曹操营中后就一直奋勇争先,正是他击退了宋军一次尝试性的进攻。。
因他的拼死力战,曹操方才能够在这里稍得一夕安寝。
可这一切,都让曹操有些大脑一片空白,分不清是自己果然能预知将来,还是记忆错乱了。
似乎自己已经经历过了这么一次了。
而且他有种窒息的压迫感,很清楚自己就算知道了这一切,也无力改变什么。
所以面对部下的忠壮奋发也好,士卒的低落颓丧也好,都无动于衷,双目浑浊的望着远方涛涛洪流。
不知道什么时候,营中传出了悲怆的哀歌:“禽兽骇兮亡其曹,王孙兮归来,山中不可以久留。”
“禽兽骇兮亡其曹,春草生兮萋萋。”
声音低沉哀伤,又着无尽的凄凉,回荡在寂静的山谷之间,依稀间还能听到夹杂其中的士兵呜呜悲鸣。
不少士兵都黯然流泪,所谓鸟之将死,其鸣也哀。
眼下这数以千计的士兵都清晰的感受到了死亡前的哀伤与悲凉。
许褚不禁红了眼,可他是猛将豪杰,又怎么能做妇人流泪之态,当即愤怒的起身咆哮,喝道:“是谁在传唱此谣,动摇军心?”
可是明明如猛虎般的咆哮声,传出去在空空荡荡的洪流之上却显得如此落寞。
关羽也大义凛然,手抚下颔,说道:“斫头除死子无怒,我岂畏死如儿曹!曹公,我等突围而走,仍有可为啊!”
曹操稍稍为之侧目,叹道:“云长所重壮气吞黄河啊!只是这悠悠黄河,我何济乎?天意如此,大汉何兴?”
面对这滔滔洪流,曹军根本无法突围而走。
关羽乃谏言道:“我等可向宋军请降,然后趁其懈怠,突围而走。”
这个请降并非是诈降,而是曹操已经带不走这么多士兵了。
趁宋军在这里清点俘虏之时,曹操率精骑突围而走。
曹操军中的谋士董昭亦劝道:“今是盛夏,待洪水稍退,烈日之下,土地数日即燥,曹公及时突围而走吧。我等尤可降,不失州郡之位。而曹公必不为宋公所容。”
毕竟宋公孙策向来北伐,皆以为国除贼为大义,其目标就是除掉曹操。
若曹操当初在官渡之战时,愿为宋公藩镇,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可曹操率师西进,又为汉宰辅,今岁猛攻宋室,致使州郡涂炭,生民流离。
这就是罪不容诛了,他哪怕投降了,也难逃被明正典刑的下场。宋公绝对会将他处死,以震慑天下。
曹操这一刻脑袋浑浑噩噩,一直折磨他的头疾再次发作,他整个人如丢魂丧魄一般。
这一幕实在是太熟悉了,再次向宋军请降,再次丢下军队突围而走,再次投奔雒阳天子。
究竟是自己在哪处经历过眼下的这一刻?还是以前也曾经有过完全类似的一幕?
曹操根本想不清楚,他现在已经完全没有了思考的余地。
他从起兵之初的所向披靡,兵锋甚锐,到如今粮尽计穷,困死绝地,实在是太快了,仅仅只有三四个月的时间。
一切如昙花一现,又如镜花水月。他就算再不甘,再绝望,也已经难以回天。
《孙子兵法》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他冒然发起进攻,就当承担起如今这结果。
全军已经开始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