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法度公正严明,因而将士皆奋勇作战。
数十名斥候游骑当即策马展开队列,向着曹军游骑发起了猛攻。
而李典所部显然没有经历过这么狂热的敌军,淮南之战,他们守在了淮河沿线,没有跟江东的军队交手过。
导致他们对江东军这四面奋击的打法十分不适应,严圭策马奋进,以两矢射杀曹军执旗者两人,然后纵骑突击,大破李典所部游骑。
游骑交战,本来互有胜负就是常态,一方人多势众,或者一方悍勇非常,都能影响小规模的胜败,这是兵家常势。
李典所部游骑败退之后,亦没有彻底慌乱,只以为是寻常一败,只要向后撤军即可。
却不曾想,严圭率数十骑穷追不舍,而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些骑士居然尽可马上开弓
严圭所部矢石乱发,追奔十余里,竟然将曹军十余名游骑全部射杀在了路上。
这可是极为不易的,曹军至死也想不明白,敌军骑兵怎么敢那么肆意的策马驰骋,就不怕马失前蹄吗?
严圭部下的什长侥幸射杀了最后一名曹军游骑,兴奋的欢呼一声,对严圭说道:“队率此战全歼敌军,可是殊为不易,获甲首十余级,战马六七匹,怕是将军都要赏酒肉与我等了!”
严圭跟随朱桓许久,其他气质可能没学到,但朱桓身上的狂症是学的淋漓尽致。
一战斩首曹军所有游骑,他用绢帛擦了擦长矛上的血迹,然后雄视四方说道:“区区十余骑算什么?我的目标是曹军主力!我等尽杀曹军游骑,其主将怕是不知我等已近,只要能掩其不意,必定能败敌军。你等收拾战场,我去见张将军!”
为了能及时传递军情,他严圭已经是不恤马力了,全力东奔三十余里,找到了张飞大军之所在。
张飞治军严苛且残暴,像这种驰突军阵的骑士,他一眼就遥遥看到了,当即勃然大怒,引十几名骑兵策马上前,怒喝道:“何故如此惶急,滚下马来,看某不亲手抽死你!”
江东军队的军纪都非常严苛,而孙策更是亲自为全军表率,所有将领在行军时,都会亲率十数骑周遭巡历,督察全军,肃清威禁,遇任何士兵扰民,取人一钱者,必斩。
像严圭这种纵马驰突的行为,可大可小,如果一定要定他个扰乱军心的罪责,一顿鞭刑也是少不了的。
但严圭没有惊慌,而是下马就站在张飞面前,拱手说道:“张将军,我等探查到了敌军行踪,已尽杀敌军游骑。敌军所部尚不知我等已近!某以为此可胜之机也,若能以一支偏师做大张旗鼓向剧县进军之势,而主力掩其虚,必可一战破敌。”
听完这个队率的谏言,张飞顿时陷入了沉思,踌躇说道:“军师给我的军令是去夺取剧县。我等善改军令,若有功未必有赏,一旦战败则必遭祸殃。”
严圭立即说道:“将军,我闻战阵之事,本就随机应变,不可拘泥于常态。将军若与曹军同趋剧县,难道就不需要大战一场?我等以千余之众,而攻敌据守之称,本就未必全胜。若遭敌强援袭之于后,则必遭惨败。”
“既然如此,何不取其上,先攻敌援军,以骇守军之心,然后可夺其城。此战两破敌众,而斩首数千,必然更威震青、莱。”
张飞当即点头,说道:“你所言极是。军师一人,总督军政之余,对前线总是难以兼顾。我等的确应随机应变,助军师取大胜之机!”
诸葛亮本就是统帅之才,历史上他北伐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良将辅佐,他自己又要当萧何、又要当张良、还要兼任韩信之职,就差再身兼灌婴、樊哙之职去冲锋陷阵了。
结果他委任的马谡就在前线大败一场,损失惨重。
而张飞,无疑就是一个气冠万夫的良将,是他大麾下最犀利的爪牙。
在决机于两阵之间这方面,其可谓是万人之敌。
随后张飞立即说道:“令五百徒卒赍旗鼓以设疑兵。张我军容,令旌旗十余里相续,钲鼓首尾相应,向剧县进兵。”
“再信使急报军师,我等以五百突骑破阵,请其以大军继之!”
一声令下,张飞所部立即兵分两路,且皆急速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