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要把豫章郡太守从高承换成陈群,最大的目的还是要以陈群的国相之才,使得豫章安定下来。
豫章郡人口四十万和人口一百四十万的区别,对江东影响实在是太大了,甚至这就是影响江东能否一统天下的最重要支柱之一。
多出百万人口,这是个什么概念?三国末期,蜀汉一国的人口才九十四万。
哪怕在当下,也意味着江东的人口提升了四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
因而孙策郑重的说道:“如今新拓郡国,豪猾之辈,皆藏有隐户,山泽之间,多有匪寇,凭险自守,以至于豫章人口百余万,在籍不过数十万。淮南大郡,人口竟寥寥二十万人。宜举能臣贤吏,令其清查户籍,搜查隐户,给复良田。”
豫章郡和淮南郡所面临得问题是一样得,都是郡县内豪强隐匿户籍,地方上匪寇蟠踞,豫章郡有水匪、淮南有山贼,这些人动辄聚众数千乃至上万。所以豫章郡人口一百余万,短短几年降到了只剩下四十万。而九江更是出了名得人口只有二十万多人。
这么富庶得淮南,却只有几十万人,这里得诸侯们是失了心智吗?会一个接一个的造反。
所以清查隐户、给复良田,就是孙策稳固江淮、休养生息的最重要举措。
张昭从容的说道:“江东之政,不以徭赋为主,改为计亩征税。各地守、相只需能励俗宣化,必能查清隐户,倍增户籍。使一能吏,给复荒田,则封鄙之内,必鸡鸣狗吠,达于四境。阡陌咸修,四民殷炽,复过于曩时,而富于平日矣。”
阡陌咸修,四民殷炽,良田沃野,鸡鸣狗吠,这是目前江东休养生息所追求的最大目标啊。
最后剿灭袁术,占据淮南,一共增加了九江、庐江两郡共二十八个县。
而且不仅仅是豪强之家,如今海内渐平,民生渐富,官府一大要务便是兴办学校,推广文教。
而且这十一个郡每个都非虚设,最小的吴兴郡也有六个县,最大的豫章郡接近二十个县。
所以要换掉他,只能选从袁术阵营投降的其他大臣。
“古者一夫不耕,或为之饥;一妇不织,或为之寒。兴平已来,百姓供给众役,亲田者既减,加盗寇犯暴,处处为害,所伤不赀。至如淮南左右,周数百里,岁略不收,元元之命,实可矜伤。”
其实丹阳、会稽民间一直不缺粮食,之前两年的时间,只是官府没有在这两郡征收赋税,所以导致这两个郡看起来素来积贫,无以助力于诸侯霸业。
这无疑是非常符合孙策思路的,发展!发展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最重要根本。
这四个郡是江东孙策最重要的基业,可以说三吴之地、天府之国、鱼米之乡,指的就是这一带了。
不论是招诱对方首领,还是吸引对方部曲离开险阻,定居郡县,都能使郡界宁静,物阜民丰。
行广陵太守事的吕范,则可以名正言顺的迁为吴郡太守。
而近半的郡国没有征税,官府手中的粮食却一点没有紧缺。
尤其是今岁丹阳、会稽都已经开始缴纳税赋,公仓私廪皆充盈。
虽然他名义上只有扬州一地,但治下郡国却是并不少,包括丹阳、吴郡、会稽、吴兴、豫章、鄱阳、庐陵、庐江、九江、临淮、广陵十一个郡!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
没有哪个父母,就希望孩子一辈子都待在地里,以种田为生。
而民间之所以这么多家庭仓廪丰登,甚至已经逐渐有余力供子弟去学校,自然也不完全是因为这一年的丰收之故。
孙策算了一下,如今他治下一共是一州、十一郡一百一十九县!
增加幅度不多,他北伐之前就有五郡七十县了,在打下了广陵之后,又新设了临淮、庐陵、鄱阳三个郡,总共增加了二十一个县。
但是民间百姓这几年一直是在开垦生产的,尤其会稽郡,在虞翻的治理下,这几年甚至连叛乱都没有发生,百姓只要在经营良田,就一定有收获,足以让粮仓逐渐堆满。
稍微有余力的平民之家,父母也会送孩子前往读书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