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站在废墟之上,目光扫过满目疮痍的百家争鸣之地。
残垣断壁,焦土枯木,曾经繁华的景象如今荡然无存。
昭阳如月站在他身旁,握紧他的手,无声地传递着力量。
空气中弥漫着尘土的味道,混合着淡淡的血腥味,令人窒息。
“从哪里开始呢……”孙子喃喃自语,眉头紧锁。
重建百家争鸣之地,谈何容易?
这不仅仅是修复建筑,更重要的是重塑秩序,凝聚人心。
各方势力代表聚集在废墟边缘,如同虎视眈眈的豺狼,等待着瓜分猎物。
儒家代表率先发难,痛陈损失,要求优先补偿;墨家代表则强调重建的实用性,主张一切从简;法家代表则冷眼旁观,似乎在盘算着如何从中渔利。
“孙子先生,我儒家损失惨重,藏书楼付之一炬,无数典籍化为灰烬,这可是百家争鸣之地的文化瑰宝啊!”儒家代表痛心疾首,声泪俱下。
“孙子先生,重建之事,当以实用为先,切勿铺张浪费,当务之急是恢复民生。”墨家代表语气坚定,不容置疑。
“哼,重建之事,岂容尔等指手画脚?孙子先生,我法家愿助你一臂之力,但前提是……”法家代表语气阴冷,话里有话。
尧、舜、禹、皋陶等传说人物也出现在人群中,他们或沉思,或交谈,或观望,气氛凝重而微妙。
涂山氏的代表们则聚在一起,窃窃私语,似乎在权衡利弊。
孙子沉默不语,他深知,重建之路充满荆棘,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
他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
突然,他感到一阵异样的波动,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涌上心头……
“等等,”孙子猛地睁开眼睛,目光如炬,“我好像……听到了什么……”
孙子闭目凝神,灵闻之力悄然运转。
嘈杂的声音在他耳中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股股奇异的能量波动。
他“听”到了儒家代表内心深处的渴望——并非真正在乎书籍的损毁,而是担心失去在百家争鸣之地的话语权。
墨家代表看似大公无私,实则暗藏私心,想要借重建之机扩大墨家影响力。
法家代表更是野心勃勃,企图掌控重建的资源和权力。
尧、舜、禹、皋陶等人虽然没有明显的私心,但也各有立场和考量。
尧注重和谐,希望重建后的百家争鸣之地能够更加稳定繁荣。
舜关注民生,希望重建能够优先解决百姓的疾苦。
禹则更注重效率,希望重建能够迅速完成。
皋陶则强调法治,希望重建后的秩序更加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