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部尚书听此也只得开口应下。待之后下朝后便有多方视线投机而来,令他十分不适。
李旦请辞皇嗣之位之后便改封为相王,不日便会带着子嗣搬出宫内,搬去相王王府。
李旦在洛阳宫内蹉跎数十年,前有阿娘为君主政,他这个皇嗣几乎毫无价值可言,如今他好不容易可以离开,心下自然开心,当日便带着妃子子嗣离开,搬入王府。
宫内乱做了一团,宫外公主府内却是祥和一片,并无异常。
不过寝殿之内的二人已经起身,此时正在用早膳。
“没想到显儿会如此提议。”杨祈涵见李思用完早膳之后这才开口说道,“旦儿他似迫不及待的想要逃离这个‘旋涡’,然,那些老臣怕是不会那么容易放弃。”
“阿娘想要立我为储君本就难上加难,即便显儿旦儿都无心皇位,可不代表他们的子嗣毫无想法,即使如今那些侄儿们并无实感……旦儿性情比起显儿要弱一些,那些老臣怕是想推显儿上位。”
“显儿推脱太子之位,阿娘也已应允,只是狄相等诸位老臣怕是会竭尽心力想让李显出面,主持大局。”杨祈涵用丝帕擦拭着嘴角的残汁,“阿娘近来身子不好,也已迁居上阳宫内,怕是已有退居二线打算。”
“张易之、张宗昌兄弟受尽阿娘宠爱,近年来也是得罪不少朝臣祸害无数百姓,若是能将其灭之,说不定能为青鸾赢得不少赞誉。”
“杀一儆百么……控鹤府近来的花费越加庞大,府内乐技怜人无数。”杨祈涵说道此处便停了下来盯着李思打量,“百姓或许只知控鹤府为乐技而设,可朝中官员皆知控鹤府乃是阿的欢乐之所……我有预感,一旦阿娘退位,控鹤府断然不会在留在世上。”
李思心下明白,那控鹤府不过只是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实际乃是阿娘的后宫,其中张家兄弟更是当中翘楚。
“也许无需等到阿娘退位。”
“嗯?”
“昨日阿娘召我入宫,狄相特意上书劝谏阿娘,说是二张在陛下左右,实在有累皇上的盛名,皇上志在千秋,留此污点,殊为可惜。”李思这段时日一直被神皇召入宫内,陪伴左右,神皇让她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帮她抄录奏疏,待她抄完之后神皇便开口问她奏疏之上的政务,其大部分涉及军政大事。
“有狄相在,朝政清廉,一旦狄相不在了,武三思可是不会放过嘴边的肥肉。”
李思对此并未反驳,谁让杨祈涵说得都是实话,只是等杨祈涵这话一出,她怎么觉得有哪些地方不对。
两人还未腻歪完,梅心急匆匆的从外头进来,说是急事。
梅心行礼之后便开口说道今日朝堂之上的事宜,原本,梅心以为自家殿下驸马并不知情,可等她说完打量二位神色之时并未看出惊讶。
难不成此事早已知道?
“阿娘此举无论有没有接受册封,青鸾,你这个历史上的第一位女太子是没跑了。”杨祈涵见此反倒是觉得没什么,虽说那些老臣定然会狠狠地‘拒绝’一番,可阿娘怎么也等同于‘开国皇帝’,其他皇帝可以劝说,偏偏开国皇帝只能哄着,更何况阿娘也没有让武家人成为江山的继承人,青鸾怎么说也是李家女,身上流着高宗皇帝的血。
“你如今倒是有时间开玩笑?”李思可没杨祈涵那么乐观,近年来因为阿娘执政之故,走出宅院的妇人越加多了起来,开始为家族为自身出谋划策,能人可谓是一波接着一波。不少身有才华之人更是想谋女官之职一坐,可那些男子……胸襟可并不宽大。
能接受异人包容异族,偏偏对同族女子歧视。
“青鸾,此事你接着就是,阿娘会护着你等你能够掌握大权,显儿与旦儿自幼就依赖你,近年来你如何待他们的,他们心里有数,更何况此次他们也是支持者,你何必担忧。”杨祈涵此时觉得自己也许会距离安史之乱越来越远,至少最近的那几次叛乱应该不会发起。“我虽辞官多年,可手底下也并非只有成礼他们可用,当年我母亲遗留下的孤儿们都已经在朝中任职,他们也都会是向着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