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恒王。&rdo;舟上其余人自是认出了大名鼎鼎的恒王,蕴琛风流,这烟柳之地,他最是混迹熟悉。周围也围了不少纨绔子弟。
&ldo;咦,恒王你怀里的女子是?为何还蒙着面纱,不如同我们的比较比较?&rdo;
这花舟上的纨绔,也自是有带女子的。这纨绔子弟间也有个比较,看谁带的女子更美貌。就如那斗鸡斗蛐蛐一般。
蕴琛这次却一反常态,笑了一笑,却始终将带的女子护在怀里。
带安澜离了人群,走至舟尾。清净了不少。安澜这才出声,&ldo;为什么带我来这?&rdo;
&ldo;怎么,以为我有什么坏心思?&rdo;蕴琛不以为意道,将人搂在怀里,手握着那娇软的小手,&ldo;带你来看风景的。本王见你甚是喜欢府里那小亭的湖色。这里的湖色与月相连,也别有一番情味的。&rdo;
安澜望着眼前之景,的确很美,颇是静谧。
蕴琛低头看向怀里的女子,覆了面纱,只露出一双眼睛。春水一样柔软的眼睛,美目盼兮讲的应是如此。
深沉夜幕,几息灯火。薄雾似纱笼于湖面,淡淡月光流泻,湖面广阔、静谧。
蕴琛竟有几分情动
箍着安澜细腰的手,紧了几分
宜青州
这宜青州接连灾害,朝廷所派刺史,只说是宁房王世子,身份是大有来头。可见朝廷对宜青州灾害的重视。只是,百姓一心期待,皆化为乌有,那朝廷命官干出了什么猪狗不如的畜生事。
粮长一心为民,开了自家的粮仓。
当地百姓义愤填膺,却又遭那刺史的强压。
如今只说朝廷又派了什么大有来头的,百姓根本不信。
县衙之中
一袭刺史官服的温景苏,一手背在身后,另一手则翻看这历来朝廷所赈银两的用度。身侧,就是战战兢兢的知县。
&ldo;这便是全部了?&rdo;温景苏问道。
知县名张长源,当年中了举人,授了九品官,后来一路兢兢业业勤干苦干,才得了知县一职。如今已是知命之年。
&ldo;禀大人,这便是全部了。&rdo;
张长源恭敬道。
温景苏看了一眼张长源,未说什么。
温景苏此次来宜青州,不仅要接下之前颜甚的差事,解决赈灾后续事宜,为了向明单帝表忠心,这后续宜青州重振的事,也自是落在了温景苏身上。
论银财,永安侯温景苏自是不缺。也没人会觉得永安侯会缺。但是接下来永安侯之事,却是让所有人惊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