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如此,她不是一见钟情,而是搞那种带着诸多想法的那种世俗爱情。
就在听到那句话的一刹那间,我只觉得心头仿佛一直压着一块无比沉重的大石头,此刻这块石头终于“砰”地一声落了地。
“哎呀呀,我的老天爷啊!”我情不自禁地发出这样一声感叹,然后如释重负般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憋闷已久的气。这口气吐得如此之长,似乎要将这些日子以来所有的紧张、焦虑和不安都随着它一起呼出体外。
然而,思绪却并没有就此停止。我不禁开始思考起关于爱情这个话题来。无论那将会是怎样一种形式的爱情,我想我都应该提前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毕竟,不就是谈一场恋爱、处个对象嘛,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有时候或许仅仅只是一张简单的字条就能传递心意,化解彼此之间的隔阂与误解,又何必像现在这样费尽心机、劳神费力呢?想到这里,我不由得摇了摇头,嘴角泛起一丝苦笑。
我结好王艳丽,立刻失去了邱里祥!
安国供销总社竟然豪掷一万二千六百元买下了两匹骏马!这个价格简直堪称天价,令人瞠目结舌。
不过,当人们亲眼见到这两匹马时,便会立刻明白这笔钱花得值。只见那两匹马高大威猛,犹如来自西洋的巨兽一般威风凛凛,与常见的马匹截然不同。
小老板亲自赶着这两匹大洋马,脸上乐开了花,嘴巴都笑得合不拢了。要知道,此前工业的马车一直以来都是整个公社最为出色、引人瞩目的,但如今供销社凭借着这两匹神骏之马,总算成功超越了工业。
然而,好景不长,原本逐渐恢复平静的供销社却突然间再度陷入混乱之中。
原来,富民供销部的现金员邱里祥在前往通北进货归来的途中遭遇了一场意想不到的惨祸——一个沉重的酱油桶从天而降,无情地将他砸扁在地,最终导致其不幸身亡。
说起邱里祥这个人,我对他并不陌生。还记得当初姐姐成婚之时,他还曾前来赴宴喝酒。他身材高挑且健壮如牛,只是一开口说话就带着些许公鸭嗓的腔调。
在以往的农村地区,大多数人家举办宴席时采用的都是传统的“流水席”形式。这种宴席模式虽然热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每一悠的宾客数量众多,而且大家吃喝的时间长短不一,如果上一悠的人停留过久,便会占据着桌子不肯离去,这就使得下一悠的客人只能苦苦等待,迟迟无法开席。
就在这样一次我家办的乡村宴席上,王玉财负责催促上一悠的客人们尽快结束用餐,好让下一悠的客人能够及时入席。然而,或许是因为他催促得过于急切和频繁,引起了邱里祥的不满。当时的邱里祥已经喝了不少酒,酒精作用下,他心中的不快被无限放大。于是乎,借着酒劲,邱里祥和王玉财当场就顶上了嘴,互不相让,场面一度变得十分紧张。
周围的宾客们见此情形,纷纷过来劝解,试图平息这场突如其来的冲突。
见此情形,我连忙上前领着他去厕所方便。
一路上,他踉踉跄跄,走起路来东倒西歪的。我本想伸手搀扶一下他,可谁知他却执拗地不肯让我帮忙。好不容易走到了西房山头的墙根处,他站定身子后便开始解手,同时嘴里还不停地咒骂道:“你妈了个逼。王瞎子!你他妈的敢跟老子我叫板,信不信老子弄死你。”
谁能想到,这句狠话竟成了他留在世上最后的豪言壮语,他再也没有机会对王玉财放话了。
据说那一天,天空原本还是晴空万里,但行至半途时,竟毫无征兆地下起了瓢泼大雨。豆大的雨点猛烈地砸向地面,道路很快变得泥泞不堪。
那辆载满货物的马车艰难地行驶着,突然间,车轮深深地陷入了一个巨大的泥坑之中,无论车夫如何用力抽打马匹,马车都无法解脱困境。
见此情景,坐在车里的他心急如焚,毫不犹豫地夺过车老板子手中的马鞭,身手敏捷地纵身一跃,稳稳当当地跳上了赶车的位置。
只见他双手紧紧握住马鞭,左右开弓,不停地挥舞着,同时口中高声吆喝着,声音跟雷声一起传向远方。
一下、两下……他不知疲倦地驱赶着马儿,试图将马车从泥坑中拉出来。然而,经过长时间的努力,马车依然逃脱不了泥坑的羁绊。
无奈之下,他只能选择暂时停歇片刻,待恢复些许体力后再继续尝试。就这样,试试停停,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或许是因为这断断续续的停歇与玩命,让他逐渐放松了警惕,失去了一开始的小心翼翼。
终于,在一次全力的冲刺下,马车猛地挣脱了泥坑的束缚,如离弦之箭般向前疾驰而去。可就在这一瞬间,由于惯性的作用,站在车上的邱里祥猝不及防,身体猛然向后倾倒,整个人如同断了线的风筝一般向后飞离出去,重重摔在了地面上,一连打了好几个滚儿……
而此时,命运似乎对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原本用于捆绑油桶的绳子竟然在这一刻突然断裂开来,捆绑在一起的三个油桶得得到极大的动能,轰隆隆一股脑儿地全部滚落下来。
其中那个最重的酱油桶更是仿佛被施了魔法一般,不偏不倚,恰好重重地砸在了刚刚落地停住的邱里祥身上。
要知道,这个酱油桶光是自身重量就高达五百多斤,再加上从高处滚落所带来的冲击力,其威力简直难以想象。可怜的邱里祥当场便被压得口吐鲜血,昏迷不醒。
尽管众人以最快的速度将他送往医院抢救,但是他还没来得及踏入医院的大门,便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由于邱里祥是在执行公务途中不幸遇难,属于因公殉职。为此,供销社特意为他举办了一场隆重的葬礼,以此来缅怀这位尽职尽责的好员工。
令人欣慰的是,邱里祥的两个儿子继承了父亲的遗志,先后进入了供销社工作,继续为社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在岁月的长河中,有一个人的身影始终萦绕在我的心头,让我久久难以忘怀,那个人便是邱里祥。我之所以如此深深地思念着邱里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曾经踏入过我的家门并且跟我互动过。
假如那天负责驾驶车辆前往目的地的人不是别人,而是李伟,并且他所驾驶的交通工具并非其他,正是那辆二十八拖拉机的话,或许结局将会有所不同,邱里祥也就有可能避免那场致命的灾难而存活下来。
然而,人生没有如果,时间无法倒流,我们不能仅仅凭借这样一种假设来改变已经发生的事实。再者说,即使当时真的是李伟开着二十八拖拉机前去,谁又能保证这台看似笨重但实则充满力量的机器就一定不会引发任何意外事故呢?毕竟,拖拉机在行驶过程中同样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和潜在危险,它也完全有可能成为导致悲剧发生的罪魁祸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