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呢,凭借着自身的努力和人脉关系,早已成功地活动到了安国中学任教,并且还曾经担任过老弟初一时期的语文老师。
大姐和玉珍都是朴实无华的农民,每日辛勤劳作于田间地头。至于三妹和老妹子,则依然还在学校里孜孜不倦地读书求学。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她们姐妹几个似乎很难有出人头地、飞黄腾达的机会。
大姐如今已经生育了两个可爱的女儿和一个活泼的男孩。而大哥那边,他的妻子即将迎来他们的第四个孩子。因为前面三个孩子都是女孩,所以这次全家人都满心期盼着第四个孩子能够是个儿子。然而,大家心里也很清楚,按照当时的政策规定,超生的第四个孩子不仅要面临高额的罚款,而且可能无法分到土地。
再看看玉珍这边,她已经顺利生下了两个虎头虎脑的儿子。三弟同样也拥有了一个聪明伶俐的儿子,但据说他还想再生一个乖巧可爱的女儿。
我的老姨育有两个儿子和四个女儿,原本一家人生活得其乐融融、幸福美满。然而就在198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降临到了老姨身上。不知为何,她的双腿逐渐变得无力起来,起初症状尚不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愈发严重。家人带着她四处寻医问药,可在附近的医院都未能查出确切病因,病情始终不见好转。
当老姨来到母亲这里时,尽管身体不适,但她依然保持着以往那种乐观开朗的性格。只见她刚一进屋,便迫不及待地寻找起老弟来。说起老弟与老姨的缘分,还要追溯到去年的一次偶遇。那时,两人在宝东街偶然相遇,随后一同前往黄奇医生家等待车辆。而那辆车正是来自永久大队的一辆轮式拖拉机。就这样,老姨和老弟一路同行到了万丰。老姨特意给自己的姐姐——也就是我的母亲买了几根香喷喷的麻花,但由于当时并未下车,所以这些麻花最终还是由老弟带了回来。而老弟此次回家,也是为了共度中秋佳节。
这次见面,老姨见到老弟后亲切地说道:“老外甥啊,听说你回来修行啦!你看看能不能给老姨开个药方呀?我这腿现在走起路来总是软绵绵的,一点儿力气都没有呢。”言语间透露出对自己康复的渴望和对老弟的信任。
老弟听闻此事后,心急如焚地开始翻阅那一本本厚重的医书,而此时的我刚刚踏入家门,见此情形也毫不犹豫地加入其中,我们一同寻找解决之法。然而,尽管我们费尽力气查阅了众多资料,但最终仍然束手无策。无奈之下,我们只能根据对“重肌无力症”有限的了解开出了一个中药方子,并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期待着它能产生一些效果。
日子一天天过去,后来我们听闻老姨竟然真的相信了我们所开的药方,亲自将那些苦涩的中药熬煮成汤汁服用。可是令人失望的是,这个药方并没有带来任何显着的疗效。
当老姨再一次来到母亲这里时,情况已经变得极为糟糕——她甚至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行走,而是需要别人背负才能进入屋内。原来,此次老姨前来是因为要前往县里看病,途中经过万丰便顺道来看望一下。母亲见到老姨这般模样,心中不由得一紧,连忙跟随她一起返回家中。
在老姨家小住的几日里,母亲无意间注意到老姨的脖子根部竟有一块明显凸出的肿块!这个惊人的发现让大家都感到惶恐不安。于是,老姨不敢再有丝毫耽搁,立刻动身前往市医院接受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经过一系列详尽的检查之后,医生给出了令人心碎的结论:老姨患上的并非普通病症,而是肺癌,并且癌细胞已经扩散转移至淋巴部位。而导致老姨腿部无力、无法正常行走的真正原因,则是由于肿瘤不断生长从而压迫到了相关神经。
结果自然是不能跟老姨如实相告的,毕竟这个消息实在太过沉重,大家都担心她承受不住这样的打击。经过一番商议之后,众人最终决定带着老姨前往省城的大医院再做一次详细的检查和诊断,期望能够得到不一样的结论,或者寻找到更为先进、有效的治疗方法。
此外,考虑到老姨一生辛劳,从未有过出远门游玩的经历,这次去省城看病正好也是一个难得的契机,可以让她好好游览一下大城市的风光景色,放松心情。就这样,母亲主动承担起了陪伴老姨一同前往省城的责任,而老姨家的表弟则负责引领着她们穿梭于城市之间。
当一行人满怀期待地赶到省城后,但最终得出的结论却与之前如出一辙——老姨的病情不容乐观,癌细胞早已扩散至身体各个部位。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医生们给出的建议唯有进行化疗来尽量延缓病情的恶化。然而,令人欣慰的是,即便正在接受痛苦的化疗治疗,老姨依旧被蒙在鼓里,并不知道自己真实的病情状况。或许这对于她来说,暂时也是一种别样的保护吧。
我自己呢,曾经当过一年的企业老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那所夜校渐渐地走向衰落,最终关门大吉了。好在单位及时调整策略,开始鼓励员工经商创业,这种模式有点类似于后来所说的“下海”。具体来说,就是单位会借给职工一千元作为启动资金,并为其办理停薪留职手续,让员工可以放心大胆地去商海闯荡一番。如果将来哪天决定回到原单位继续工作,那么只需要将当初借的那一千元如数归还就行了。
话说老屯那边正在经历一场大变动,该分的分、该扒的扒,生产队的仓库也难逃这一命运。这不,村委会已经发出了号召,呼吁村民们前去拆除这座仓库,并且承诺谁参与拆除工作,那些拆下的木料就归谁所有啦!这消息一经传出,可把大伙给激动坏了。
就在这时,原本担任生产队保管员的于会恩扯开嗓子大喊起来:“大家伙儿先别忙着抢啊!这脊檩是我看上的,谁也不准动它一根汗毛!”说完这话,只见他动作麻利地爬上仓库屋顶,便迫不及待地开始动手拆卸脊檩了。
照理来说,像这种规模的粮食仓库,在拆除之前应该按照习俗先上供烧香,祈求各路神仙能够挪个窝,另寻一处安稳的居所。但这次情况特殊,大家心里只惦记着赶紧抢到那些珍贵的木料,哪里还顾得上这些繁文缛节呀!于是乎,一个个都心急如焚地冲上前去。
且说于会恩身手敏捷地登上房顶之后,整个人仿佛着了魔似的,手脚并用,没过多久便与自家兄弟一起成功卸下了脊檩。要知道,这脊檩通常都是笔直的,但由于它们往往是由好几根木料拼接而成,所以偶尔也会出现弯曲的情况。而此时在于会恩手中的这根脊檩恰好有些弯曲。不过,这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的心情。
紧接着,于会恩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重要的事情,开始仔细寻找起风水师先前画在上面的八卦图来。不仅如此,他还在四处搜寻那几个神秘的字眼——到底是什么字呢?原来正是那句赫赫有名的“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谢天谢地,经过一番苦苦寻觅,于会恩并没有发现这些字迹。这下子,他总算是松了一口气,随即兴高采烈地下了房,并叫上于猪倌儿一同将这沉重的脊檩抬回家里去了。
当那批木料被抬回家时,全家人都兴奋不已,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他们小心翼翼地把这些珍贵的木料放置在院子中央,打算先暂时搁置在这里。
说来也巧,于会恩的老伴儿看到这几根木料有些灰尘和污渍,便好心地提来一桶水,仔细地清洗起它们来。谁能想到,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举动,竟然引发了后续一系列意想不到的事情。
没过多久,只听见女儿突然高声呼喊起来:“哎呀!上边怎么有字啊?”听到女儿的惊叫声,于会恩连忙快步走过去查看。靠近木料定睛一瞧,果不其然,只见上面有着一些模糊不清的字迹,但仍然能够辨认得出,赫然写着“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八个大字。
这可真是令人惊讶万分!要知道,于会恩这辈子天不怕地不怕,偏偏就对姜太公心存畏惧。然而此刻,那让他害怕的姜太公居然就出现在自家的木料上。
仿佛命运故意开了个玩笑一般,就在大家还没回过神来的时候,只听得于会恩发出一声惨叫,紧接着整个人直挺挺地倒在了地上,瞬间失去了意识。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在场所有人都惊慌失措,纷纷围拢过来。
大家手忙脚乱地将于会恩抬起,迅速转移到屋内的炕上,希望他能尽快苏醒过来。经过一番焦急的等待,终于,于会恩缓缓睁开了眼睛,总算是醒了过来。可是让人忧心忡忡的是,尽管人已经清醒,但是他却开始不停地出现便血的症状,情况看上去十分危急。
话说那于会恩的离世缘由着实颇为隐晦,寻常之人根本难以洞悉其中奥妙。不过呢,大姐所在屯子下甸子倒是有个名叫李财的马倌儿,他的死因相对而言要明晰一些,但即便如此,众人对此也是讳莫如深,未曾有人将其彻底道破。或许是因为迷信终究缺乏决定性的力量,大多数人对此并不深信不疑吧。
想当年,这李财兢兢业业地为生产队喂养马匹,已有数年之久。谁曾料到,就在某一日,他竟不慎丢失了一个极为重要的物件——一尊端坐在拴马石上、目光炯炯凝视着整个马圈内部的石猴!更为诡异的是,在某个夜晚放映露天电影之时,这尊被视为镇马之宝的“弼马温”居然神不知鬼不觉地被外屯人给盗走了。此后没过几年,可怜的李财便身染重病,经诊断竟是令人闻之色变的喉癌,最终药石无灵,撒手人寰。
再说说那于会恩吧。正所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此乃千古流传之至理名言啊!原本太公端端稳稳地盘踞在屋脊的檩条之上,按理来说,姓于的人本当主动避让才是。可偏偏那于氏兄弟胆大包天,竟敢将这至关重要之物给拆卸了下来。这下可好,就怕那脊檩受不住这般折腾而发生弯曲变形,原本笔直的鱼钩转眼间化作弯弯的钩子,到时候鱼儿怕是心甘情愿也要往上扑喽!
原本来说,那于猪倌儿其实更具有可能性中招,但无奈他并非当家作主之人,或许正因为如此,他才侥幸地逃过了一劫吧。
于会恩他们家遭遇了重大的变故,这无疑向我们家传递出一个信号——我们家一直以来所依仗的那个靠山似乎出现了一些问题。
时光荏苒,数年之后,就连于家的房子都被拆除掉了,只剩下一片废墟。我家的那座老房子,它后面的区域竟然变成了一条过道!至于这一变化究竟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影响,在此暂且先不作过多的赘述。
以上内容不必过度解读,与迷信可能雷同。
到了1984年的时候,经过深思熟虑后,我毅然决然地选择办理了停薪留职手续。长久以来被工作束缚住的身心,此刻无比渴望着能够自由自在地出去闯荡一番、看看外面广阔的世界。而我的第一个念头便是前往繁华热闹的广州。
怀揣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与期待,我踏上了这段充满未知与挑战的旅程。一路上,我先后途经了温州、上海等地。每到一个新的地方,我不仅积极寻觅着潜在的商机,同时还不忘忙里偷闲,领略当地独特的风土人情,权当是一次别样的旅行经历。